2008年12月27日 星期六
2008年西門町の拉維納祈禱會意見感想ETC
雖然你們沒有好像梅珍修女、天鈞或書源等三位過去十一次(非十二次)每次出席西門町の拉維納祈禱會,但你們參與過的,不論一次或十次,都歡迎你們留下些少意見感想等等……
按下面「意見」COMMENTS便可,不用登入,可以用真名或藝名或筆名或聖名或匿名……
祝聖誕平安新年快樂
2008年12月1日 星期一
十二月祈禱會資料:希望創造
十二:希望創造:【注意:改期:2008年12月27日不是第三星期六】
〔題要〕
人之所以吶喊,常是心靈深處對於希望的冀求。有人汲汲營營的追尋仍得不到滿足;有人對於未來充滿期待,有人則是對於不確定的未來抱持恐懼;生活中的希望不一而足:瑣碎或微小的希望、短期或次要的希望、或者是期待末世永生的希望。因此,「希望」是現代人優先關注的課題。
〔福音〕
耶穌講述比喻說:天國好像是一個家主,清晨出去為自己的葡萄園僱工人。他與工人議定一天一個德納,就派他們到葡萄園裏去了。約在第三時辰,又出去,看見另有些人在街市上閒立著,就對他們說:你們也到我的葡萄園裏去罷!凡照公義該給的,我必給你們。他們就去了。約在第六和第九時辰,他又出去,也照樣作了。約在第十一時辰,他又出去,看見還有些人站在那裏,就對他們說:為什麼你們站在這裏整天閒著呢?他們對他說:因為沒有人僱我們。他給他們說:你們也到我的葡萄園裏去罷!到了晚上,葡萄園的主人對他的管家說:你叫工人來,分給他們工資,由最後的開始,直到最先的。那些約在第十一時辰來的人,每人領了一個德納,那些最先僱的前來,心想自己必會多領,但他們也只領一個德納。他們一領了,就抱怨家主說:這些最後僱的人,不過工作了一個時辰,而你竟把他們與我們這整天受苦受熱的,同等看待。他答覆其中的一個說:朋友!我並沒有虧負你,你不是和我議定一個德納嗎?拿你的走罷!我願意給這最後來的和給你們一樣。難道不許我拿我所有的財物,行我所願意的嗎?或是因為我好,你就眼紅嗎?這樣,最後的,將成為最先的;最先的成為最後的。(瑪廿1-16)
1.請試著以這些閒著及沒有工作的人們(失望),與這位葡萄園的主人(希望),二者之間的關係來詮釋「希望」。
2.如果以這位葡萄園的主人比喻成天主的話,人的生活可以將天主視作無限可能的希望嗎?為什麼?
3.天主是無限的美善及可能性時,你如何描述你日常生活的許多可能性?你會如何說明你面對這「可能性」的態度?
〔方濟〕
有一天,有人在聖堂內宣讀主基督遣發弟子出外講道的福音,在旁傾聽的天主的人,略略懂得了福音的大意。禮畢後,就誠懇地請求司鐸替他講解福音的大義。司鐸替他依次地講解時,方濟一聽說基督的弟子,不應帶錢囊、口袋、餅、棍杖,不要穿鞋子,也不要帶兩件內衣,而應宣講天主之國和補贖,便因了天主之神而喜出望外,並歡呼說:「這正是我所願意的,這正是我所追求的,這正是我全心希望實行的。」於是方濟便毫不猶豫地脫掉了腳上的鞋子,扔掉了手中的棍杖,只以一襲長衣為滿足,並束上了一條繩子,以取代腰間的皮帶。(薛一22)
1.為什麼方濟能從福音的聆聽中,找到自己真正渴望的生活理想?
2.按照這段傳記的描述,你認為讓方濟作出這種決定的因素是什麼?是福音的「文字」?還是「主耶穌」身上的「無限可能性」?
3.那麼,在個人的信仰生活經驗裡,主耶穌會是我的「希望」,並成為我生活湧現創造性的原因嗎?
〔分享〕
1.希望是建立在信仰與愛德之間的穩定關係:因為創造及愛,需要有一種無限的信任及在天主與其恩寵內的希望。人對於希望的態度及無限的信任,都是藉由天主及其所說的話語中獲得力量。
2.方濟對於希望的態度,是在徹底的貧窮,以及永遠向天主及萬物開放的態度中活現出來的。方濟在他的貧窮生活中,完全呈現出受造者的赤裸及一無所有的生活條件;身為受造物的我們,除了不佔有任何一物,更要完全承認所有一切都是藉著接受而來的,因為所有一切都是來自天主。
3.踰越奧蹟的基督常是生活的核心,因為在基督內,時間及歷史之間的關係,獲得了澄清和解決;降生奧蹟不但在地上實現了救援,並且讓過去的一切,在基督第二次來臨時,獲得了圓滿的實現,屆時,基督將是一切的元首及主人
4.在面對天主、人類及其他萬物時,藉由希望轉變成喜樂,對天主的信任及提供給生活的許多可能性,都以新的態度,以及將自己及所有的一切在給予天主的態度上顯示出來。
5.真正擁有希望的人,不會欺騙他人或使他人的希望落空,因為他以最真實的生活來對待他人。
〔方濟的話〕
方濟在一首《讚頌天主歌》裡,說到天主是「希望」:
祢是喜悅和安樂,祢是我們的「希望」,祢是正義,祢是節制,祢是我們完整的足夠的富源。
祢是我們的「希望」,祢是我們的信仰,祢是我們的愛德,祢是我們所有的甘飴,祢是我們永恆的生命,偉大而可奇的上主,全能的天主,仁慈的救主。(良天5,7)
〔吟詠〕
1.喜樂和盼望
喜樂和盼望領受天主每一候的臨在
祂的降臨使我心充滿活力 祂的許諾 讓我專心走在前面的路
2.充滿活力
充滿熱切希望的生命 引領人進入天主的恩寵中
分享天主的光榮歡欣不已 在基督愛內 生命充滿創造力
3.希望無限
走向天主 擁有天主 展現面對無限的可能
每分每秒 與天主接近 每時每刻 與天主相遇
〔祈禱〕
全能、永生、至義及仁慈的天主,恩賜我們這些可憐的人們,為了祢愛情的力量,按照我們所知道的,實行祢所願望的事,並且常願望祢所喜愛的事;俾能內心受到潔淨,內心受到光明,並為聖神的火所灼熱,使我們能夠追隨祢所喜悅的聖子,我們的主耶穌基督的足跡,在祢唯一聖寵的助佑下,享有祢,至高者。祢是三位一體,永生、永王、永享光榮於無窮世的全能天主!阿們。
2008年11月2日 星期日
十一月份祈禱會資料:默觀生活
十一:默觀生活
〔題要〕
當人類藉著媒體獲得了許多資訊,而資訊及搖控等設備也確實接近了人與人之間的生活距離;但是,資訊的複雜有時超過人類所能負荷的程度,同時也影響了人類生活的思考、感覺、擁有及生活的模式。媒體的使用並未讓人類的心靈獲得平安,反而更加嘈雜及困難,若是我們沒有時間去思考與反省,人的觀念將成為荒蕪之地。
〔福音〕
耶穌進了一個村莊。有一個名叫瑪爾大的女人,把耶穌接到家中。她有一個妹妹,名叫瑪利亞,坐在主的腳前聽祂講話。瑪爾大為伺候耶穌,忙碌不已,便上前來說:「主!我的妹妹丟下我一個人伺候,你不介意嗎?請叫她來幫助我罷!」主回答她說:「瑪爾大,瑪爾大!你為了許多事操心忙碌。其實需要的惟有一件。瑪利亞選擇了更好的一分,是不能從她奪去的。」(路十38-42)
1.這二姊妹各自以什麼方式對待耶穌?
2.耶穌如何看待這二姊妹的生活?
3.按照前二題的反省,你會如何去配合或調整你自己的生活?
〔方濟〕
方濟在選定了自己願意他們作自己旅行伴侶的弟兄後,便向他們說:「你們要因主的名,兩個兩個地上路吧!你們要謙虛、單純,由早晨至午時前祈禱時要守靜默,在內心要常祈禱天主,你們的言談要同在會院一樣,謙虛而熱忱。因為無論我們在何處,去何處,我們時常帶有我們的小屋:我們的肉體弟兄就是我們的小屋,而我們的靈魂便是隱居於小屋內的隱修士。故我們應不斷地祈禱並默想著天主。假使一個靈魂不能在其小屋內安靜自持,則以人工造成的小屋為一位會士,也將沒有多少價值。」(成德65)
1.你如何了解「守靜默」及「常祈禱」這兩個信仰態度?
2.你如何了解在肉體內小隱修士的說法?
3.現代人的生活步調可以作到「小隱修士」的說法嗎?
〔分享〕
1.人若不知隱退回到自己的內在生活,不知如何在獨處中思考,沒有真正的沉思,人的生活便無法展現出豐富創造性及共融的生活。耶穌出現於群眾之前,也曾在曠野裡獨處。
2.一個人若不願意喪失自己、不放棄個人的私慾、自以為是…他就不可能聽到,也無法感覺到那在心靈深處召叫自己的聲音。
3.方濟是一位具有深度生活的人,他能看清靜默、獨處、反省及沉思的必要性。尤其是當他以友愛精神與其他的人以及萬物相處之間,方濟知道如何暫時自他們當中隱退,為的是再次出現在他們中間時,能夠與他們建立起新的友愛、情感及存在的關係性及聯繫。
4.當人知道如何在生活中獨處,便是在準備發現絕對的「你」的真實性。
5.學習靜默及默觀生活,便是要我們能深入到生活的本質及內涵;走得愈深,我們便可以走的愈遠。
〔方濟的話〕
凡因主恩能工作的弟兄,應忠誠和虔誠地工作,以避免空閒,它是靈魂的仇敵,他們不得因工作而撲滅聖善祈禱和熱忱的精神,因為所有其他現世事物,都應為這種精神服務。(會二,五1-2)
〔吟詠〕
1.心靈花園
獨處是心靈的花園 渴望天主愛的澆灌 是結果實的地方
有主耶穌與我們同在 帶領我們經過死陰幽谷
2.愈走愈深
靜默中與天主相遇 走進天主聖愛的深處
讓我的生活 愈走愈深 也走得更遠
3.旅行者
我是旅行朝聖者 走向天主無限的愛
走向生活最大的可能性 回歸一切美善根源的天主
〔祈禱〕
2008年10月20日 星期一
2008年10月2日 星期四
十月份祈禱會資料:消費儉樸
十:消費儉樸
〔題要〕
人生活在這個世界上需要各種事物,但在使用事物時,不可冒著失去自我的危險,讓那些原本是為人類服務的事物,反而奴役了我們的自由;當我們滿足了首要的需求時,我們仍追求那些次要的滿足,需索無度不知節制;但是這種消費的態度,絕對不是正常人的生活作為。
〔福音〕
耶穌說:你們小小的羊群,不要害怕!因為你們的父喜歡把天國賜給你們。要變賣你們所有的來施捨,為你們自己備下經久不朽的錢囊,在天上備下取用不盡的寶藏;那裏盜賊不能走近,蠹蟲也不能損壞,因為你們的寶藏在那裏,你們的心也在那裏。(路十二32-34)
1.天主父所賜下的「天國」,與變賣且「施捨」給他人的作為,二者之間的關係是什麼?
2.永不會滿足的「消費」習性,與天主父所賜下的「天國」,二者之間的關係又是什麼?
3.檢樸的生活態度與期待天主的國,二者之間有什麼關係?
〔方濟〕
文德這樣描述綜合了方濟貧窮或儉樸的生活:
在慷慨的施予者──天主,賞賜方濟的超性神恩中,其對貧窮絕對的愛,構成一個特別的殊寵。方濟見到貧窮曾經是天主聖子永恆的伴侶,而今則為全世界所唾棄,所以,方濟與貧窮,以永遠不朽不滅的愛訂了婚,他為了貧窮而放棄了其父母,也放棄並施捨了所擁有的一切。沒有一個貪婪者如此貪愛金錢,就如同方濟愛貧窮者;沒有人如此謹慎看守其寶藏者,猶如方濟看守其福音珠寶者。
在弟兄們間,如果他看到了有違反貧窮者,他慣於表示特殊的不悅。由其修會生活的第一剎那,直到其去世之日,他唯一的財富是一身會衣,一條褲子,他以擁有這幾件東西而滿足。(文大七1)
1.貧窮與儉樸之間有何關係?
2.也許今天沒有人能夠如同方濟一樣,在物質上「一無所有」,但是,我們該如何在今日的生活環境中表達他那種貧窮的生活呢?
3.我們常說「知足常樂」,與生活上的儉樸有何關係?
〔分享〕
1.在面對常會讓人予以偶像化的金錢、權力、特權、性及快樂等對象時,福音生活的克己及否定精神,不是藉否定生活及世界的態度可以獲得的,而是要運用可行及合適的方法,來保有人真正的自由。
2.方濟不會為了享受或滿足私慾而擁有或消費事物,因而他能自各種心理上、精神上及情感上的佔有中解脫。
3.在精神上革新、儉樸及明朗的人,在面對事物時,不會渴望佔有、囤積及消費,而是以服務、溝通及尊重的生活態度,與萬物及人們相處。
4.方濟會生活中的克己與補贖,不是來自對生活的厭倦,或是悲觀的生活態度,而是為了生活的渴望及真實存在的喜樂。
5.方濟不只是說「佔有物」,並且還說到「佔有的動作」;前者是經濟行動,後者卻是生活的態度;貧窮是要人藉著有形的事物,找到服事或服務天主的方法。
〔方濟的話〕
弟兄們要專心致志於跟隨吾主耶穌基督的貧窮與謙遜;他們要記住,在這個世間不應擁有任何事物,就如宗徒所說過的:「只要我們有吃有穿,就當知足。」他們應喜悅地生活在卑賤者和為人不齒者、貧苦和弱勢者、患病者及癩病者以及街上的乞兒之間。
弟兄們以信賴的心互相表明自己的需要,以便獲得並彼此設法供應所需要的事物。在所有那些天主將會給予他的恩賜的事物上,每一位弟兄愛護與養育他的弟兄,要如同母親愛護和養育她自己的孩子一樣。(會一,九1-2,10-11)
〔吟詠〕
1.貧窮中的富有
在你一無所有的生活中 讓我們體會到貧窮中的富裕
你的貧窮 讓我們都成為富有的 主耶穌
2.我們的天父
我們的天父 是生活的意義
在父愛中 我們放棄我們擁有的 生活在天主父的眷顧裡
3.主耶穌擁有你
世物吞滅生活時 生命的眼神模糊不清
主耶穌 擁有你 是我生命的渴望與希望
〔祈禱〕
2008年9月2日 星期二
九月份祈禱會資料:慶祝生活
九:慶祝生活
〔題要〕
人類不斷地在追求幸福,渴望圓滿和充實的生活,成為一位幸福的人。然而,這些渴望越深時,就因著許多必要的條件而越感到困難。奧斯定曾說過:人的心靈若非完全獲得了天主,在他內是不可能獲得滿足的。我們要如何在這緊湊及繁忙的工作中、在分散我們注意力、秩序常是混亂的生活裡,找到平安及寧靜的生活?
〔福音〕
耶穌說:不要為你們的生命憂慮吃什麼,或喝什麼;也不要為你們的身體憂慮穿什麼。難道生命不是貴於食物,身體不是貴於衣服嗎?你們仰觀天空的飛鳥,牠們不播種,也不收穫,也不在糧倉裏囤積,你們的天父還是養活牠們;你們不比牠們更貴重嗎?你們中間誰能運用思慮,使自己的壽數增加一肘呢?關於衣服,你們又憂慮什麼?你們觀察一下田間的百合花怎樣生長:它們既不勞作,也不紡織;可是我告訴你們:連撒羅滿在他極盛的榮華時代所披戴的,也不如這些花中的一朵。田地裏的野草今天還在,明天就投在爐中,天主尚且這樣裝飾,信德薄弱的人哪,何況你們呢?所以,你們不要憂慮說:我們吃什麼,喝什麼,穿什麼?因為這一切都是外邦人所尋求的;你們的天父原曉得你們需要這一切。你們先該尋求天主的國和它的義德,這一切自會加給你們。所以,你們不要為明天憂慮,因為明天有明天的憂慮,一天的苦足夠受的了。(瑪六25-34)
1.耶穌告訴我們憂慮的人將失去許多事物。如上所述,這些憂慮的人失去了什麼?
2.將自己的生活與飛鳥、花朵、百合花及野草的生活相比較時,你如何看待自己的生活?
3聽完耶穌所說的這段話之後,你會如何去慶祝生命?
〔方濟〕
在同一地點(寶尊堂),有弟兄(良弟兄)述說,一天在天神之后聖母堂,聖方濟叫了良弟兄,並向他說:「良弟兄,請寫下!」
他回答說:「我已準備好了!」方濟說:「寫下什麼是真正的喜樂。」:
「一位捎信者來到,並且告訴說,所有在巴黎的教授們皆進入了修會;寫下:這不是真正的喜樂。或者說所有在阿爾卑斯山外的教長們皆進入了修會,以及總主教及主教們,或者法國國王和英格蘭的國王也都進入了修會,寫下:這不是真正的喜樂。再來,我的弟兄們去了非基督信仰人們中間,並且使他們也都悔改接受了信仰;甚至因著來自天主的恩寵,我能治癒病患者,行許多奇蹟:我告訴你,真正的喜樂並不包括這些事情。」
「那麼,什麼才是真正的喜樂呢?」
「我自柏路佳回到這裡已是深夜了;而且還是在冬日,泥濘且天氣又如此寒冷,以致於我會衣的衣角皆結了冰條,同時也讓我的雙足打顫,致使鮮血自傷處流出。
而我全身皆是泥濘又寒冷至極,我來到了門口,在我敲了門之後,又呼叫了好些時候,一位弟兄前來並說:「你是誰?」我回答說:「方濟弟兄。」
他回答說:「去你的罷,現在不是合適到處走動的時間,你不可以進來。」
我在堅持著時,他回答說:「滾開,你是一位簡單又愚蠢的人;我們有許多人了,我們並不需要你。你實在是不應該在這個時候來到我們這裡!」
而我又再次站在門口並說道:「為了天主的愛,今夜就讓我進來罷。」
他回答說:「我不會讓你進來的,去到主教的地方,在那兒求罷。」
我告訴你這一點:如果我持著忍耐,心中不感到煩擾,在這一點上我就有了真正的喜樂,真正的美德且獲得靈魂的得救。」(論真實和完美的喜樂)
1.一般人會如何來看方濟的生活或生命觀點和作為?
2.你認為在這段敘述裡,方濟以什麼作為自己生命的根基?
3.按照自己的信仰經驗,你如何來詮釋方濟的這段記載。
〔分享〕
1.活得幸福或不幸福,完全依靠人的生活本身是否擁有目標和理想;無論是樂觀或悲觀者,他們的生活都不能單靠一些外在及物質的追求及實現,更重要的是要靠可以鼓舞生命的信仰生活經驗。
2.方濟生活在「輕視世界」的時代裡,但他卻為當時帶來了對世界的觀念及看法,並給人活出喜樂和樂觀的宗教信仰生活,為基督信仰注入新的活力。因為他是那慶祝生命的天主及其救援和解放的特殊見證者。
3.為獲得喜樂,它需要付出代價:自我的完全挖空、不妥協(但不是病態的克己工夫)、放棄合理的佔有、放棄統治的慾望;要從自我陶醉及自以為是的奴隸中解放出來。
4.我們要以謙遜及忍耐的態度,接受我們消極及軟弱的一面;因為消極及軟弱的生活,才是真正屬於我們自己的,才能讓我們了解天主白白賞賜恩寵的意思。在這個情況下,人才真正認識自己是誰,才能讓人進入真正的自由。
5.所有的一切都是恩寵,每個恩寵都是我們感恩的機會;在這種生活裡,人是真誠的喜樂,即使在黑暗中,仍知道歌唱,因為人在與天主的相遇中,已經被改變了。
〔方濟的話〕
全能、至聖、至高和至尊的天主,聖而公義的父,主,上天下地的君王,我們為了祢自己而感謝祢,因為祢藉著祢的聖意,並藉著祢的聖子,在聖神內,造化了所有精神界和物質界的萬有;也按照祢的肖像和模樣造了我們,並將我們安置在怡園中,但由於我們的過失,我們失掉了怡園。
我們感謝祢,因為正如祢藉著祢聖子創造了我們,同樣因著祢的聖愛──祢曾用它愛了我們──祢使真天主亦真人的聖子,生於卒世童貞榮福瑪利亞;藉著祂的十字苦架,寶血和聖死,救贖我們於俘虜中。
我們感謝祢,因為祢的聖子將要在祂莊嚴的光榮中再度降來,預定將那些不做補贖及不認識祢的邪惡人們,扔進永火之中;向所有在補贖中認識祢、朝拜祢及事奉祢的人們說:「我父所祝福的,你們來罷!承受自創世以來,給我們預備好的國度罷!」(會一,廿三1-4)
〔吟詠〕
1.慶祝
在許多欲求的徬徨中 我們無法找內心的平安和喜樂
只有在天主內的操練 超脫欲求 發現生命中的慶祝
2.付出
為別人付出 失去生命的人 會得到生命
如果我們隨處自在 將會發現自己成為中心
3.生命的展開
主 讓我以貧窮展開走向世界的大門
在深度的悔改生活中 讚頌世界及生命
〔祈禱〕
主耶穌,讓我們與祢一起共度生活,一起為天主父,在祢內共同慶祝及分享天主為人類所賜與的恩典;讓我們把握住未來天主的世界,在現世以喜樂的心情、感恩的態度慶祝生命。我們這樣求,因祢是天主,永生永王。阿們。
2008年8月17日 星期日
2008年8月16日 星期六
八月份祈禱會資料:基督理想
八:基督理想
〔題要〕
這個世紀的人文主義在問:「人是什麼?」人對自身,曾經並正在提出許多不同甚至矛盾的意見。有的意見多次將人視作對的準繩,有的意見則把人貶抑至令人感到失望的程度,於是,產生躊躇不決與苦悶。為解決自身的存在問題,人類需要獲得來自天主的光明,凡追隨基督者,他們將更稱得起是一個人。
〔福音〕
耶穌向祂的門徒說:誰若願意跟隨我,該棄絕自己,背著自己的十字架來跟隨我,因為誰若願意救自己的性命,必要喪失性命;但誰若為我的原故,喪失自己的性命,必要獲得性命。(瑪十六24-25)
誰若想做第一個,他就得做眾人中最末的一個,並要做眾人的僕役。(谷九35)
誰若願意在你們中間成為大的,就當作你們的僕役;誰若願意在你們中間為首的,就當作眾人的奴僕;因為人子,不是來受服事,而是來服事人,並交出自己的性命,為大眾作贖價。(谷十43-45)
這些是耶穌三次預言自己的苦難及復活時,向門徒們所說出的「基督徒生活理想」。
1.以耶穌的生活經歷,詮釋這三次講話的內容及主要意義。
2.綜合這三次的談話,你認為耶穌要表達的是什麼樣的生活態度與原則?
3.它們能夠成為我的生活理想嗎?容易及困難的地方?
〔方濟〕
一天,方濟靠近幾乎坍塌,並為人所遺棄的聖達勉堂行走時,在聖神的領導下,進去祈禱,並熱誠謙遜地匍匐在苦像前。他由於受到非常的探視而完全不同於進來時。他正在有這種感動時,一種前所未聞的事發生了。被釘基督的畫像啟動了祂的口唇,並呼喚他的名字說:「方濟,你去修理我的屋宇吧!這屋宇一如你所看到的,整個坍塌了。」
從該日起,同情被釘者的心情深植於其靈魂內,可以說,至聖苦難的印號雖未印在其肉體上,卻已印在其心內了。
自從愛人向他說話後,他的靈魂已被熔化了。不久,其心內的聖傷將要因肉體的聖傷而彰顯出來。(薛二10-11)
1.傳記描寫說:有聲音呼喚著方濟;接著方濟與基督的對話便開始了。你能描述方濟當時整個信仰生活,或是他對耶穌的關係嗎?
2.方濟同情耶穌的心情深印在其心內,雖然基督的印號尚未印在其肉體上,而不久其內心的傷痕,會在他肉體上顯示出來。這樣的描述說明了方濟過著怎樣的神修生活?
3.我們清楚在方濟身上的印號就是基督五傷,那麼,這與跟隨耶穌背負十字架上的生活關係是什麼?
〔分享〕
1.方濟是一位深愛著耶穌及天主的人,因著他對天主所持有的愛,讓他的生活充滿著對天主及人類的愛,也讓他在生活的道路上,與他人及大自然建立起親密的關係。當他的內在生活與天主接觸,生活得以改變,這種改變也強烈地反映在對天主的愛。
2.傳記提到:「方濟與耶穌永不分開,他心裡有耶穌,口裡有耶穌,耳裡、眼裡、手裡有耶穌,在其他肢體部位也有耶穌。」(薛一115)為此,方濟常以耶穌為生活中心。
3.福音不是一個具有危險的記憶,而是救援和獲得自由的生活訊息,因而耶穌基督揭穿了我們以自我為生活中心的態度,以及反人性及反基督信仰的共犯關係。
4.若能以耶穌基督為生活的中心,那麼人類的生活便充滿樂觀及希望,因為這樣的生活是建基於天主的愛本身。
5.耶穌基督的教導引領人類更具有智慧、聰敏、謙遜及美善,換句話說,祂使人類更具有人性化的生活品質。
〔方濟的話〕
弟兄們,讓我們注視那為拯救祂的羊群,而忍受十字苦難的善牧。主的羊群在困苦及迫害中,在恥辱及饑餓中,在病弱及考驗中,及在任何事上追隨著祂;他們因著這些事情,已由主的手中接受了永生,而我們,天主的僕人,反而在聖人們確實做了這些事情後,妄想藉著他們的行為沽名釣譽,這為我們是極大的恥辱。(忠告六)
〔吟詠〕
1.活出基督
主耶穌是聖父愛子 我們得稱為天主的子女
這是天主父的慈愛 讓屬靈的生活 在今日活出基督
2.成為基督
與基督同釘在十字架上 讓基督在我裡面活著
肉身彰顯基督 成為基督 在祂內 我們獲得救恩
3.天主進入我的生活
主耶穌 你進入了我平凡簡陋的生活
聖化了我日常生活勞苦 引領我看見天主父
〔祈禱〕
2008年7月16日 星期三
七月份祈禱會資料(沒有舉行)世界寓所
七:世界寓所
〔題要〕
宇宙觀的不同,造成人與大自然之間各種不同的關係性。人以不同的態度來生活,並且詮釋了大自然;現代人急需要的是重新建立起新的宇宙觀,創造能夠與大自然溝通的管道,讓世界成為適合人類居住的場所,人類與大自然間,存在著某種具有相同命運且休戚相關的關係性。
〔福音〕
耶穌設了一個比喻說:「有一個富人,他的田地出產豐富。他心裏想道:我可怎麼辦呢?因為我已沒有地方收藏我的物產。他遂說:我要這樣做:我要拆毀我的倉房,另建更大的,好在那裏收藏我的一切縠類及財物。以後,我要對我的靈魂說:靈魂哪!你存有大量的財物,足夠多年之用,你休息罷!吃喝宴樂罷!天主卻給他說:糊塗人哪!今夜就要索回你的靈魂,你所備置的,將歸誰呢?那為自己厚積財產而不在天主前致富的,也是如此。」(路十二16-21)
1.這個富人心中最後的居所是在那裡?
2.這個富人對此世及來世的觀念是什麼?
3.這個富人在現世的生活態度是什麼?
〔方濟〕
為慶祝復活節,弟兄們在格熱橋一座隱修院中,準備了比普通日子較為精緻的餐桌和玻璃的器皿。方濟由小屋中下來用飯時,一見高貴而虛榮的餐桌,並未向他微笑的餐桌給予微笑。
他反而悄然退避,然後戴上一頂窮人的帽子,手拿棍杖,站在門外,等待弟兄們開飯;因為他們平常不等聖人按時到來。
正當弟兄們開始用飯時,真正的窮人在門口喊叫說:「請你們為了天主的聖愛,可憐這又窮又病的旅客吧!」
弟兄們答說:「人啊!為了你所謂的天主的聖愛,請進來吧!」方濟立即進來,並將自己揭示於他的弟兄們。
你們可以設想,這位旅客曾使那些以此世為祖國的人們大吃一驚!
這位乞丐要了一個盤子獨自坐下,並將盤子放入塵土裡說:「我現在才真像一位小弟兄。」同時又對弟兄們說道:「天主子樹立的貧窮芳表,對我們應當較諸其他修會人員,更應發揮其影響力。我見到這餐桌裝飾得如此富麗,使得我無法看出是沿門乞食的窮人們的餐桌。」(薛二61)
1.方濟所謂的「祖國」與弟兄們在這個場合所表現的態度,二者之間的看法有何不同?
2.將這二種不同的看法,放在現世生活中會有怎樣不同的表現?
3.你認為應具備什麼樣的宇宙觀或世界觀來看自己生活的世界?
〔分享〕
1.大自然在人類生活的歷史過程中,是不可或缺的主要因素,人也以其不同的態度來活出或詮釋大自然...人從大自然身上塑造出來的圖像,與人自己所擁有及在此世所置身的圖像結合在一起。
2.有些人在生活中,再也無法認為世界仍有奧秘的可能性;有人認為此世只是事件不斷重複的所在,人類的生活意義不再,生活中不再有奧秘的存在。
3.在人類的生活中,必須要擁有一個能夠引領生活走向希望和意義的訊息;科技本身走得太過火了,使人類失去對人類在精神及靈修生活的偉大,也使人的理想只受限於物質化的無意義中。
4.人要將生活視作是一種偉大的聖事,或極富象徵性的經驗,從令人感恩的生活象徵性中,人應與所有存在事物溝通,並參與它們的生活。
5.方濟是一位對萬物具有豐富感情者,他不但與人類,也與所有受造物之間,都具有極為親密的感情,他從來沒有以一套理論來說明存在事物之間的整合及統一,但卻以具體生活經驗表現出宇宙性的和諧,建構出一個人類可以適合居住在此世的理論及獨特的看法,在他的世界裡,它是一個和諧、透明、富有尊重及恩惠的居所。
〔方濟的話〕
在這裡,我們重新閱讀方濟的《萬物讚頌歌》──參閱第六題。但可以摘錄一段聖文德在他的《心靈邁向天主的旅程》中的一段話:
人如不為受造物如此耀眼的光芒所照耀便是瞎子;人如不為它們如此洪亮的呼聲所警醒便是聾子;人如不為了這一切而頌揚天主便是啞吧;人如不因這些證據而體會到第一原始便是糊塗。你要睜開眼睛,你要開啟精神的耳朵,要解放你的唇舌並專心致志,在一切受造物上看見、聽到、讚頌、熱愛、恭敬、頌揚並崇拜你的天主,免使整個世界起來反對你。
〔吟詠〕
1.讚頌的書
大自然是天主愛的一本書 我看到天主的和諧
萬物如同一座聖殿 我聆聽到建築師的聲音 阿肋路亞
2.富足的心
匱乏的心 想把自己屯積起來
緊握不放的 最後在自己手中腐爛
富足的心 將自己擁有的 施予我們所遇見的人
3.不要逃避
不要逃避生活 不要隱藏自己的生活
在天主的注視中 生活出我真實的面貌 與天主相遇
〔祈禱〕
天主,讓我們在祢的愛內,重新發現世界可愛及吸引人的地方,建立起與大自然的關係;讓我們記住,我們只是世界的承租人,不隨意地去破壞它,不以貪婪和慾望,無止境地去支配及剝削大自然。以上所求是靠我們的主基督。阿們。
2008年6月22日 星期日
2008年6月14日 星期六
六月份祈禱會資料:萬物自然
六:萬物自然
2.主耶穌的降生成人奧蹟與大自然之間有何關聯?
3.參閱《創世紀一~三》,請描述其內容與保祿這段話之間在觀點上的關係。
弟兄們砍樹時,他禁止他們完全砍光,為給它保留再度萌芽的希望。他禁止園丁掘地時,將整個土地全部翻掘,而不留下土地的邊緣,好讓花草在它們的時期,以其嫩綠和豔麗,宣揚萬有的美麗之父。他命令人在園子內指定一小塊土地,俾使香草及花卉使欣賞者,記起永遠的芳香和甘美。他將路旁的昆蟲撿起,害怕為人所踐踏;他命令人準備蜂蜜及上佳的葡萄酒,俾使蜜蜂在冰冷的嚴冬不致死亡。
2.請以這一段的描述,分享方濟與萬物之間的關係。
3.現代人有可能與萬物共同生存嗎?為什麼?(肯定或是否定)
眾:主,請教導我們同樣擺脫自我為生活中心的態度。
眾:主,請教導我們同樣克制佔有及支配的慾望。
讀經員一:在方濟的內心世界與外在世界二者間,達到了彼此和諧的地步,
眾:主,我們也渴望內心與外在世界的彼此和諧。
讀經員二:方濟的內外和諧,使得他的身體與靈魂二者間,與所有萬物共享同一來源的天眾:主,也享有與萬物之間的親密關係。
眾:主,我們渴望與萬物親密,更渴望與萬物一起共享你,。
讀經員一:方濟對待萬物的態度,以及自己與萬物二者間的關係能夠獲得整合,理由不只是基於神學的說法,同時,也是他個人對萬物的喜愛,以及出自內心深處對萬物的憐憫和愛護。
眾:主,請在我們心中培養對萬物的喜愛、憐憫和愛護。
讀經員一:方濟對於萬物富有極大的愛憐,並與它們建立起弟兄友愛的情誼。
眾:主,我們也願意學習與萬物建立起手足友愛的情誼。
讀經員二:方濟並沒有就這樣停留在與萬物共存,而是要上升到萬物的造主及其根源的天主那裡;在這個情況之下,方濟才接受了自己的存在性及具體的生活環境。
眾:主,請提昇我們。
讀經員一:只有在徹底改變佔有及掌控大自然的生活態度,人才能真正地愛著大自然
眾:主,我們願意徹底改變佔有及掌控大自然的生活態度。
讀經員二:真正地愛著大自然,是以悔改及憐憫的心靈接近萬物及大自然。
眾:主,我們願意以悔改及憐憫的心靈去愛著大自然。
至高者,只有歸屬於祢是適當的,誰也不配呼號祢的名。
我主,願祢因著祢造生的萬物,尤其是因著太陽弟兄而受讚頌,
因為祢藉著太陽造成了白晝,並給我們光
太陽是美麗的,並且發射出巨大的光明,它是祢至高者的象徵。
我主,為了月亮姊妹和星辰,願祢受讚頌,祢造生了它們於天上,
它們是光明、珍貴和美麗。
我主,為了風弟兄,又為了空氣、白雲和晴朗,和各種氣候,願祢受讚頌,
因為藉著它們,祢使祢的受造物,得到扶助。
我主,為了水妹妹,願祢受讚頌,
它是非常有用和謙遜,珍貴和貞潔。
我主,為了火弟兄,願祢受讚頌,藉著它,祢光照了黑夜,
它是英俊愉快的,勁健而有力。
我主,為了我們慈母般的地姊妹,願祢受讚頌,它負載並照顧我們,
它生產各種不同的果實和色彩繽紛的花卉和草木。
1.放棄
所有事物都是天主的痕跡 我不再感到恐懼
在天主的愛中 我們以溫柔瞭解 服從聆聽大自然
以儉樸的生活 我們接受大自然 與萬物相遇 相遇自是恩寵
2008年6月6日 星期五
參加拉維納祈禱會有感:偶文琦
一、
聖方濟曾六次到臨拉維納山(LA VERNA)隱修。聖人在此領受天主賜予的五傷,也在此於羊皮紙的另一端寫下了「給良兄弟(BROTHER LEO)的祝福」。在拉維納山的禱告中,方濟極度渴望從聖經中去理
拉維納,台北市西門町美國街,轉角成聖的那棟建築
本身是個靈修生活貧乏無趣的人,極累時默想耶穌都有可能睡著
二、
星期六晚上的西門町當然喧嘩無比,美國街沒有美國客
印象深刻的總是分享的階段。歌曲很好聽,但麻木者若我似乎常常就忘
三、
十歲以前聽「耶穌」這名字好像在聽「小叮噹」、「鐵金剛」、
有時候納悶,「他們難道真的不睡屋子?」、「沒東西吃怎麼辦?」
西門町的拉維納不是個童話夢工廠,縱使聽著方濟馴狼的故事而發笑
四、
音樂,事實上是極其重要的。私自聳然於數千年前不吃豆子的畢達哥拉
不只是擁有相同的時間與空間,原創音樂使得西門町的拉維納更擁有屬
五、
「願上主祝福你,保護你…」祝福的歌曲響起,眾人在互相擁抱中體驗到方濟大方給予的安慰
2008年5月31日 星期六
2008年5月30日 星期五
五月份祈禱會資料:軀體弟兄
主題:軀體弟兄
〔提要〕
•領:姊妹弟兄們,你們的軀體是按照誰的模樣而造的?
•眾:我們那接受靈魂的軀體,是按照天主的肖像而造成的。
•領:因而,對於「人」的理解,應超越那些非理智動物之上,要由基督的內涵和意義來解釋之。
•眾:我們是理性動物,我們有靈魂得以認識天主。
•領:我們不能以純物理及自然的角度,或是用機械性的理論來了解它 。
•眾:因為生活在自然中的人的軀體的受造,其目的因是能夠與天主進行心靈對話,且成為天主裁官萬物的助手。
•領:軀體是靈魂在空間上的延伸,不但是天主化工的活體見證,
•眾:並且還分享了天主肖像的光榮。
•領:我們的軀體弟兄原來具有如此崇高的尊嚴。我們今晚祈禱的意向及默想的主題,便是要擁抱著我們的軀體弟兄來進行。
開端禱文
•眾:
•+因父、及子、及聖神之名。阿們。
•至聖的主耶穌基督,我們在這裡,並在普世的聖堂內,朝拜你,讚頌你,因為你以十字聖架救贖了普世。
第一部份:福音
•讀經員:
•恭讀聖若望福音。若十二20-25,32
•眾:主,願光榮歸於你。!
•讀經員:
•有些希臘人來到斐理伯前,請求他說:「先生!我們願拜見耶穌。」斐理伯就去告訴安德肋,然後安德肋和斐理伯便來告訴耶穌。
•耶穌開口向他們說:「人子要受光榮的時辰到了。我實實在在告訴你們:一粒麥子如果不落在地裏死了,仍只是一粒;如果死了,纔結出許多子粒來。」
•「愛惜自己性命的,必要喪失性命;在現世憎恨自己性命的,必要保存性命入於永生。
•「當我從地上被舉起來時,便要吸引眾人來歸向我。」
•上主聖言。
•眾:基督,我們讚美你!
年青人的〔分享〕
侯天鈞
第二部份:方濟的話
〔方濟的話〕(會一,廿三1 )
•眾:全能、至聖、至高和至尊的天主,聖而公義的父,主,上天下地的君王,我們為了你自己而感謝你,
•男:因為你藉著你的聖意,並藉著你的聖子,在聖神內,造化了所有精神界和物質界的萬有;
•女:也按照你的肖像和模樣造了我們,並將我們安置在怡園中。
•男:我們應憎恨帶著惡習和罪過的肉體,
〔方濟的話〕(薛一97 )
•男:方濟的軀體很少休息、甚至全未有過休息,反而巡遊各地,甚至很遠的地方,
•女:使那寓居在他內敏捷、虔誠及熱烈的心神,得以到處撒播天主聖言的種籽。
•男:他曾使整個大地為基督的福音所充滿
•女:他不只是以言語,而且也以榜樣使群眾受益:他整個軀體全是舌頭。
〔反省祈禱〕
•領:讓我們一起在反省中祈禱:
•讀經員:人的軀體是按照天主聖子的肖像而被造成的,這讓我們想起天父的聖言降生成人的奧蹟;二者之間一定有所關聯。
•眾:主,求禰教我們以聖言來作為生活的根本,好讓我們的軀體真正成為禰的肖像。
•讀經員:人的偉大不只是在於他的靈魂,也是因為其軀體是由天主按照其聖子的肖像創造而成的緣故。
•眾:主,求禰教我們常能革新信仰生活,好讓我們與禰聖子之間的差異,日益縮減。
•讀經員:在方濟身上的基督傷痕,便是天主無形可見的愛,在現世讓人可觸及到的記號。
•眾:聖方濟,請你為我們祈禱!
•讀經員:方濟身上的基督傷痕,證實了在人類現世的及脆弱的軀體上,可以藉著改變而找到天主與人類之間的親密性。
•眾:求禰將禰聖愛的精神傾注於我們身上,而成為禰深愛世人的親密性記號,也就是天國已臨現人間的標記。
•讀經員:當軀體為罪惡或是血肉所控制時,人的尊嚴就此走下坡,生活品質大幅降低;人應當往上追尋,以提高自己的生活層次。
•眾:主,在這猛如洪流,且變幻莫測的人世間,求禰教我們嚮慕更高層次的精神生活,並追尋在基督內的靈性成長,好讓我們在萬有之中,真正成為天主的肖像。
•讀經員:軀體的意涵,可分為「有形的軀體」,即是那可見的物質層面,
•眾:以及「生活的軀體」,即不可見的、精神層面;
•讀經員:前者讓我們可以體驗各種感受,後者則讓我們能夠真實地發現生活並存在於這個世界的意義。
•眾: 主,求禰幫助我們統合這兩者,並且以「生活的軀體」來領導「有形的軀體」,好讓我們不但不淪為行屍走肉,反而回復到天主肖像的地位。
•領:以上所求,是我們的主基督。
•眾:阿們。
第三部份:方濟行實
〔方濟行實〕 (薛二211 )
•讀經員:天主的使者方濟,為步武基督的芳蹤,曾忍受了無數的辛勞和厲害的病痛,未曾後退一步。
•男: 「父親,請告訴我,你的肉體有沒有按它的能力服從你的命令?」
•讀經員:方濟答說:
•女:「我替我的肉體作證:它在一切事上服從了我,它從未姑息自己,好似沒有反抗地、全然地執行我的命令。
•女: 「它從未偷懶,也從未逃避任何不便,它只是盡其所能完成命令,我與它在這方面,毫無衝突地事奉上主。」
•讀經員:弟兄答說:
•男:「父親,你的慷慨在那裡?樂意接受恩惠,而在緊要時不知以德報怨,這是給予肉體應得的報酬嗎?沒有你的肉體協助,你能為你的基督做些什麼?它有否曾如你所說,為了這緣故而冒險犯難嗎?」
•讀經員:方濟說:
•女:「孩子,我承認這是千真萬確的事。」
•讀經員:這位弟兄說:
•男:「這樣,忠實的朋友既然曾將自己豁出去了,而你則在其危急時,置之不理,這豈是合理的嗎?父親,你是苦人的救助及手杖,你決不得這樣行事,你絕不得犯這樣的罪!」
•讀經員:於是,方濟高興地對其肉體說:
•眾:「肉體弟兄,你喜樂吧!你寬恕我吧!現在我要高興地滿全你的願望!我要趕快注意到你的埋怨!」
〔想一想〕
•1.軀體在你生活中的「作用」或「地位」是什麼?
•2.方濟與軀體之間的關係是什麼?
•3.方濟對待軀體的態度和觀念,與「麥子落在地裏死了」的看法,有什麼關係?
第四部份:祈禱
自發禱詞
•請自由地說出祈禱意向,然後
•把手中蠟燭放在十字架前。
〔結束祈禱〕
•領:天主,我們的軀體是祢的寓所,是心靈的居所,
•眾:求祢賞賜我們能夠實踐克己生活的勇氣,以永恆來評價現世及短暫的生活
•讀經員:求禰恩賜我們在面對世界懷有開朗及樂觀進取的態度,
•眾:並尊敬我們賴以生存的世界 ,
•讀經員:求禰幫助我們自降低人性生活的種種依賴中解脫,
•眾:且在克己生活中獲取真正的自由 。
•領:以上所求是靠我們的主基督。
•眾: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