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0月1日 星期四

十:不我許陷於誘感

十:不我許陷於誘感

[題要]

主禱文的祈求在這句「求你不要讓我陷於誘惑」禱詞中達到高峰。這個祈求預設了人類是脆弱的,常遭受到違反希望、成為不忠於天主的誘惑,最後會屈服於誘惑而迷失了自己。為了明瞭這來自靈魂的痛苦的呼喊,我們有必要明白人類環境的性質及組成,而誘惑就是在這種環境中侵入到生活裡。

[方濟]

別讓我們陷於誘惑:不論是隱晦的,或是明顯的,驟然而來的或是經常煩擾我們的誘惑。

人性的幽暗在方濟的祈禱裡少有空間,因為他大多數時間都為天主足夠的富饒及其善工所充滿。方濟似乎很快地便超越過誘惑,方濟也明白誘惑的根源,並且要求人們要謹慎及預防,他要我們不要為「肉身、世俗及魔鬼等仇敵所欺騙。」(信友二69)為此,與基督一起祈禱,讓人解脫誘惑的侵害,真正的門徒都為基督所召叫,並且都要與考驗相遇:「主的羊群在困苦及迫害中,在恥辱及饑餓中,在病弱及考驗中,及在任何事上追隨祂;他們因著這些事情,已由主手中接受永生。」(忠告六2)
保祿宗徒被「在肉軀上的一根刺」所誘,但是主對他說:「有我的恩寵為你夠了,因為我的德能在軟弱中纔能全顯出來。」(格後十二9)方濟在長時期的考驗中逐漸體會到迫害及誘惑的經驗的結論:「你都要將這一切視作如同是一種恩寵。」(會長2)如同他一天這樣向某弟兄如此解釋說道:「我給你說真的,誰若不經過誘惑和患難,不應自以為是天主的僕人。在某種方式下,克勝了誘惑便是一枚戒指,是主藉以與其僕人訂婚的戒指。」(薛一118)

[福音]

那時,耶穌被聖神領往曠野,為受魔鬼的試探。祂四十天四十夜禁食,後來就餓了。試探者就前來對祂說:「你若是天主子,就命這些石頭變成餅罷!」祂回答說:「經上記載:『人生活不只靠餅,而也靠天主口中所發的一切言語。』」那時,魔鬼引祂到了聖城,把祂立在殿頂上,對祂說:你若是天主子,就跳下去,因為經上記載:『祂為你吩咐了自己的天使,他們要用手托著你,免得你的腳碰在石頭上。』」耶穌對牠說:「經上又記載:『你不可試探上主,你的天主!』」魔鬼又把祂帶到一座極高的山上,將世上的一切國度及其榮華指給祂看,對祂說:「你若俯伏朝拜,我必把這一切交給你。」那時,耶穌就對牠說:「去罷!撒旦!因為經上記載:『你要朝拜上主,你的天主,惟獨事奉祂。』」於是魔鬼離開了祂,就有天使前來伺候祂。(瑪四1-11)

1.在這三次誘惑或試探中,對耶穌未來的生活有何重大意義?
2.「你若是天主子」的質問,與人的誘惑,二者之間的關係是什麼?
3.從這三方面的誘惑,分享信仰生活旅程中,我們的誘惑經驗。

[分享]

1.人是會遭受到誘惑的存在。人類生活的定向,一方面他是指向地上的,另一方面則是指向地上的。因為我們生活在此世上,因而我們也分享了世上的命運:脆弱、各種的限制、易受誘惑的,最後便是死亡。聖經這樣談到肉軀之身在此世的情況:「隨肉性的切望,導入死亡。」(羅八6)這並不是說現世生命沒有活力、動力及實際生活力量,其實人類具有改變大自然及社會的能力;科學或科技,能使生活更加舒適及容易,使世界成為更容易居住的場所。
然而,我們仍要質問古老智的問題:「人在太陽下所受的一切勞苦,以及痛心的事,究竟有什麼神益?」(訓二22)所有我們的工作及其成就,都將因著死亡而失去所有的意義,即使我們能承擔所有的事,我們仍不能變成所有的事情;總而言之,即使最富天才,最徹底的演變,擁有最好的享受,但我們都必須因時間的停止而消失。
另一方面,同樣的人類雖然生活在所有星球之一個星球上,但是他的渴望及推動力,卻能打破所有的阻礙及限制,走出有限。這不是意志及意願的問題,而是一個促使人類渴望無限及絕對者的推動力,如同《德訓篇》說的:「當人以為完畢時,他卻正在開始;當人以為停止時,卻仍感到迷惑。」(德十八6)聖經認為這是「在精神性的生活」的存在。人類全然地感覺,到自己在込向天主及永恆,走向完全的自由,走向最後的完美,走向最終安息的地方。「使人生活的是神」(若六63),而且「隨聖神神的切望,導入生命與平安。」(羅八6)
血肉及屬神的生活二者結合在一起,並成為人生命的結構,若是二者在人身上不平衡時,人就會被撕裂;本體論來講,人類是不平衡的存在,雖然被限制,但是我們卻擁有無限的尺度。有什麼可以用來整合呢?保祿說過:「因為本性的私慾相反聖神的引導,聖神的引導相反本性的私慾;二者,互相敵對,致使你們不能行你們所願意的事。」(迦五17)這都發生在一個單獨及唯一的人身上。
這二者存在情況也構成了走向生命的途徑。生命從來就不是「被給予的」或是已完成的事實,而是需要去被建立及指導的;有以血肉作為建立生命的基礎,他們滿足於世界所能給予的,他們壓制了藉由精神(聖神)所推動的提議;保祿警告這種基本的選擇,因為它不可能被引領至天主的國(迦五21),「本性私慾的作為是顯而易見的:即淫亂、不倫、放蕩、崇拜偶象、施行邪法、仇恨、競爭、嫉妒、忿怒、爭吵、不睦、分黨、妒恨...」(迦五19-20)
但是,我們不能自我滿足於一般性想法。讓我們檢視一下以血肉的精神而生活的表現,面對少數人手中的物質囤積,剝奪了大多數人的需要,被人忽略的貧窮及饑餓,諸如此類的社會體系,都是造成了社會不公及社會性的罪的原因...這是團體性走向自私、對他人的需要不再敏感及壞了關係性及友誼的誘惑。這種固執的心態是相反了生命,其果實便是死亡。
若是以精神為輻度的生活方向,讓生活的每一個顯現及表達,都能以天主的眼光來看,自讓所有的人都能充分地參與人類的命運(生命共同體)的話,這種以精神或靈修生活的成長為準則的生活方向(如同迦五25所提的),在它的表現上,我們發現的是仁愛、喜樂、平安、忍耐、良善、溫和、忠信、柔和及節制(迦五22)。這種生活形態是在紓解及釋放生命,並結出果實來;聖經的許諾就是這樣:「我已將生命與死亡,祝福和詛咒,都擺在你面前,你要選擇生命...」(申卅19)
人的危機就在於這二種生命及心態糾纏不清;選擇了精神及屬神幅度生活者,必然要與按血肉而生活者,在內心發生戰鬥:「我是喜悅天主的法律,可是,我發覺在我的肢體內,另有一條法律,與我理智所贊同的法律交戰,並把我擄去,叫我隸屬於那在我肢體內的罪惡的法律。我這個人真不幸呀!誰能救我脫離這該死的肉身呢?」(羅七22-24)
為了接受定及支持,這精神及屬神輻度的生活及方,需要接受考驗及痛苦,在考驗及受苦中,看出一個人是否忠於其基本的抉擇;這些考驗──儘管是痛苦的──仍具有其意義在內:它們可以糾正、增強及淨化基本的選擇。友弟德給民眾作了一個極佳的說話,給我們要談的思想作了最好的註解:「我們要感謝天主,我們的上主,因為祂考驗我們,像考驗我們的祖先一樣。請你們回憶祂對亞巴朗所作的,又怎樣考驗了依撒格...祂鍛練他們,乃是為考驗他們的心;上主也這樣鞭責我們,並不是為懲罰,乃是為警戒與親近祂的人。」(友八25-27)
考驗是忠於天主應付出的代價,它的作用不是懲罰而是淨化(伯前一6-7)。《聖詠》作過這樣的請求:「上主,你儘管對我試驗,對我考查;你儘管對我的五內和心臓探討。」(詠廿六2;一九九23)為這種考驗而感謝天主者:「天主,因你曾考驗我了我們,像鍊子一般,也鍊了我們。」(詠六六10)雅格說:「我的弟兄們,幾時你們落在各種試探裏,要認為是大喜樂。」(雅一2)
誘惑的瞭解不可只限於倫理方面的思考,而更要進入到結構性的幅度,而它正根植在我們的人性中,否則我們就無法瞭解耶穌的受誘惑及祂在我們所表達的表樣。結構性來說,人類是傾向於受到誘惑的;人類是感情及情慾的存有,其本身並沒有不好,但我們需要瞭解的是血肉或是精神幅度上氾濫的自主力量;邪惡或有罪不是指人有了誘惑,而是指向這些誘惑讓步了。我們並不求天主從我們身上除去誘惑,而求在遇到誘惑時,能夠保護我們不要陷於其中。
2.人性的脆弱。人最不幸的事情是他會跌倒及失足及繼續掉入誘惑之中。考驗(如同一種危機)不再是成長及淨化的機會,反而成為失敗及否認自己身分的時機。罪否認了天主的愛,否認了對近人及世界的愛。「人發現自己沒有能力,有效地去克勝罪惡的攻擊,致使感到自身就如為鐵鏈所束縛。」(現代牧職憲章13)
我們都已是來到此世上來的了,生下來便受到這種環境的污染,關心的必然是救援。我們受到個人的歷史環境及社會結構性的罪,讓我們漸無能使試探或誘惑成為踏腳石,促使我們藉著考驗而成長,反而使我們掉入不忠誠的誘惑中,否認了我們的存在。
以原始意義來說,正義是意味能夠整合血肉及精神之神的力量,而進入到以天主為中心的生活方式及形態;作為受造物的人類,可以將他人視為弟兄或姊妹,在這個世界上,我們有能力入自由的管理者管理物資;罪惡鬆弛了我們的管理能及控制的能力,反而讓各種刺激離了我們可以掌控的方向,讓人性的合一及統一朋損害。
人類如何能犯罪呢?他為什麼能抵制真理,對團體、共融及愛,都失去了敏感呢?不是天主創造了與眾不同的受造物嗎?天主仍無法法逃避罪惡的悲劇,雖然天主不是罪惡的主體,但祂卻同意讓罪惡發生!然然祂是全能的,祂無法阻止罪惡的發生,祂允許它的發生。藉著信仰,我們知道天主許可罪惡發生,因為祂知道如何自邪惡中仍可以產生較高的善,但我們仍無法獲得較高美善的啟示,我們仍期待著天主愛的計畫的啟示。(羅八18)我們設法瞭解「邪惡的奧秘」。
罪惡的發生必要其原因,或者說,必要有先存性罪惡的可能性。這可能性與受造物本身有關。談到受造物,便與它的依賴性有關;每一個受造物在存在方面乃依賴著天主,為天主而存在。在與天主性的完美相較之下,不完美並不是一種我們應予以防備及去除的邪惡,事實是因為世界本來就不是天主或是天主本身內在流溢出來的(就是說,不是天主本身),而是與天主有別,不同、有限及依賴性的;終究受造物本身不能自行存在,而是需要「其他者」給予它意義。這是客觀的條件及受造物本身的描述。
以人類本身而言,他一方面可以意識到天主的完美,另一方面,他具有受造物的不完美的地方,為此人類的精神是界於這二種領域之間;因為對天主的完美具有清楚的意識,為此,人類會渴望、期待及受苦,而這方面的渴望及受苦並不能靠藥物及治療法可以獲得痊癒及滿足的,它是人類本身結構上的問題,它也是與其他受造物不同及其尊貴之處。只有人類可以被舉揚在其他受造物之上,並且可以與無限者對話。唯有人類站在有限及無限之間──他是天主的肖像,懸掛在天主及世界之間。就是這個事實,讓人類會產生痛苦的:血肉(世界的)及精神(天主的)二者匯聚一起的事實。
不完美本身並沒有什麼錯的,也不會產生困難,但是,它會具有接受誘惑及罪惡試探或試驗的可能性;而被造的人類,對自己的不完美及有限性,很難於接受,有渴望及企圖心如同天主一樣(創三5)。那麼,天主看起來又像什麼呢?祂是無限的美善及愛,並且是自己在維持自己的存在;祂不需要兰鉇事物來肯定祂的真實性。天主是真理、美善及至高者。人類視自己是受造物並需要附屬於天主,他不能自我存在,他最終的理由不在於自己而是天主。渴望要如同天主一樣,意味渴望不可能的事情:我們從來就不像天主,因為我們常是處於受造物的境地。
罪惡就是拒絕接受自己的有限,並且因自我關閉在血肉的圈子裡所產生的痛苦。這便是為什麼罪惡常是一種反抗受造物意義──接受我之所以原有的樣子──的暴力行動;它是一種傲慢自大的行為和態度。這是真正的邪惡,歷史性的罪惡及妄用自由後所產生的結果。這罪惡正在充塞著個有罪的社會及組織;甚至於成為人類第二個天性。
人類社會充塞著「熱情」的團體,一個藉著感覺而為易於損壞的世界,充滿著引人進入罪惡的環境;雅格伯說的好:「人受誘惑,不可說:我為天主所誘惑,因為天主不會為惡事所誘惑。每個人受誘惑,都是為自己的私慾所勾引,所餌誘。」(一13-14)具體來說,我們每個人不但存在著愛他主義、投身奉獻及共融的召叫,但同時也傾向於以自我為中心的生活、報復及害怕死亡;我們同時有正義及有罪的感覺,有被壓迫及被解放的感覺;我們能逃避這種悲劇嗎?保祿這樣質問道:「我這個人真不幸呀!誰能救我脫離這該死的肉身呢?」(羅七24)他回答是:「感謝天主,藉著我們主耶穌基督。」(羅七25)我們繼續探討這是怎樣發生的。
3.耶穌也曾被試探過,祂能幫助那些受試探者。耶穌曾面對試探(谷一13;瑪四3,廿六41;路廿二28)。「我們所有的,不是一位不能同情我們弱點的大祭司,而是一位在各方面與我們相似,受過試探,只是沒有罪過。」(希四15)因為祂自己曾經驗過痛苦的試探,祂也能幫助那些如今受試探的人。(希二18)我們有必要澄清耶穌及瞭解耶穌受試探的意思。耶穌在人性上直接受到影響,而祂的天主性也間接受影響;既然祂具有人性,而受到試探的必然是天主自己的人性,降生成人的天主在耶穌身上,耶穌剝奪了自己天主的屬性,與人性的有限認同:這便是降生成人的奧蹟。天主並沒有以抽象的方式取了脆弱的軀體,而是歷史性及納匝肋人耶穌具體的人性。
若是沒有歷史性的框架的話,我們是無法瞭解祂納匝肋的人性,祂所取的人性也為歷史的罪惡所限制,保祿說的:「祂派遣了自己的兒子,帶著罪惡肉身的形狀...」(羅八3)若望更楚地說道:「聖言成了血肉。」(若一14)祂進入到我們墮落及背叛的黑暗中。
因為耶穌是真實的人,也就分享了這個熱情的世界及環境;在這個環境裡,含有血肉及精神的熱情環境。因為祂仍是一位旅行者,尚未到最後及末世的境地,「祂為自己的點所糾纏」(希五2),如同所有的旅行者一樣,祂住在歷史的半暗之中,不是每一件事情都是透明的,祂仍學習信德與望德。(希十二2-3)如果祂要成為完美的,祂尚未達到這個目標;祂活在對天主絕對服從及忠誠於天主旨意的環境中;即使是如此,天主的旨意仍是逐漸展開的。祂自視是由天主派的解放者,但這並不是說,每一件事對祂來說都是清楚及透明的。
天主父要聖子經歷怎樣的步驟呢?至少主耶穌明白,天主國的建立不是藉由政治或奇蹟的力量或手段;祂要採取的途徑是成為受苦的僕人,為人類及罪人的救贖而犧牲自己的義人。
耶穌的受試探並不能被瞭解祂在罪惡中被誘惑,因為祂常在生命中以天主父為焦點及核心,說祂在罪惡受到試探,這是不可能的。祂的「誘惑」或是「試探」是指祂常忠誠於完成實踐天主旨意的具體步驟;這便是說,耶穌必要解決困難,對付來自人們、法利塞人及宗徒們的問題及欺騙,要面對誤解。在這種意義之下,耶穌是受試探的,而祂「還在血肉之身時,以大聲哀號和眼淚,向那能救祂脫離死亡的天主,獻上祈禱和懇求」(希七5)。在革則瑪尼園時,祂熱切及焦急地祈禱(路廿二44);《希伯來書》說得更為清楚:「祂雖然是天主子,卻由所受的苦茌中,學習了服從。」(希七8)服從是繁重的,但耶穌卻獲勝了,為此祂可以作為隨祂者的榜樣。
福音顯示耶穌整個生活中面對撒旦(試探及邪惡的具體呈現)所表達出來的堅持;默西亞籨容不迫地對邪惡各各擊破,讓萬物獲得解放和自由。在祂接受若翰洗禮之後,祂便被引領到曠野──敵人的陣營,接受試探(谷一13;瑪四3)邪魔便被驅逐了,但這只是一個開始(瑪八29),要等待另一個適當的時機。(路四13)耶穌面對人們或是法利人的問題及需要時,從未有過休息的機會。在田裡撒莠子的人是敵人(瑪十三25,39),牠進入到猶達斯的心裡(路廿二3;若十三2,27),牠試圖要如同篩麥一樣對付宗徒們(瑪廿二31)。耶穌要求宗徒們在受試探時與祂同在(路廿二28),在革則瑪尼園時,耶穌便說道:「你們應當祈禱,免得陷於誘惑。」(瑪廿二40)撒旦所有的力量在十字架上時全邡釋出,當耶穌幾乎無法忍受時,便喊道:「我的天主,我的天主,你為什麼捨棄了我?」(谷十五34)但是,耶穌以其以全力投入於天主父身上的精神,戰勝了撒旦。
因而,誘惑並不是偶而才出現在耶穌的生活中,而是在祂的整個生命過程中。天主的國的建立乃與邪惡的國對立的,耶穌戰仍在肉身時,便以誘惑及試探的過程中,勝了整個罪惡的歷史.耶穌的偉大不在於沒有誘惑,而在於力量克勝了它們。
4.主,將我們自試探及誘惑中解救出來。人類生活試探及誘惑當中,人類的歷史開始時便是如此(創三),並直至世界的終結(默三10)。當我們依附著基督及祂追隨者的團體時,我們就有能力來對抗世界的罪惡的攻擊,並使之成為天主的國。(哥一13;弗六12;迦一4)同時,生命繼續中,戰鬥也在持續中,但我們「不可給魔鬼留有餘地。」(弗四27)
但在世界終結時,最後的戰鬥要來到,「這時期將要臨於全世界,為試探世界上的居民」(默三10)。耶穌說道:「由罪惡的增加,許多人的愛情必要冷淡。」(瑪廿四12)「將有假默西亞和假先知興起,行大奇蹟和異蹟,以致如果可能,連被選的人也要被欺騙。」(瑪廿四24;谷十三22),因為那時有許多有關基督的徵兆出現。如果天主對義人都沒有時憐憫的話,「凡有血肉的,不會得救。」(瑪廿四22)試探及誘惑的根源,在於對基督及其天主國的不忠誠,但是,「上主自然也知道拯救虔誠的人,脫離磨難,而存留不義的人,等候審判的日子受處罰。」(伯後二9)
在這個背景之下,我們聽到門徒們的祈禱:「不要讓我們陷於誘惑!」這是那些呼求天主父及求天主國早日來到及實行祂旨意者的呼求。我們已在耶穌基督身上肯定天主的勝利,我們聽祂的話:「你們放心,我已戰勝了世界。」(若十六33)我們知道耶穌的祈禱會得到回答:「我不求你將他們從世界上撒去,只求你保護他們脫免邪惡。」(若十七15)耶穌要求我們要堅持到底,這樣,我們才能得救。(谷十三13)
這個祈求具有末世性的意義,但其實也具有個人性的幅度。當我們去世時,我們要接受審判,是我們生活的最徹底的危機,也將是我們在世生活之後的果實。我們的希望能受到危險,我們信賴之心可能會薄弱;失望及沮喪可能也會在我們的身上發生,生命黑暗處可能會在我們及天主父的無限美善之間帶來陰暗,喪失對天主國的信心及對祂救我們的旨意產生懷疑。我們需要祈禱說:「不要讓我們陷於誘惑。」

[方濟的話]

許多人以為有功績自詡,並以未曾受過誘惑自慰。其實,在交戰之前,單單害怕之情,就能將他們粉碎。所以,他們當知道,那是天主在體諒他們的軟弱。除非人的聖德業已成全,便不致遇到艱苦的戰爭。(薛二118)

[吟詠]

1.選擇

生活旅程中 要選擇生命 不要選擇死亡
不要讓感受支配你我的生命 任憑它們在心中摧毀我們
內心一定要努力 你我要彼此扶助
好讓我們能夠選擇生 不選擇死

生活旅程中 要選擇祝福 不要選擇詛咒
不要忽略那股內心死亡力量 任憑它們在心中主宰我們
內心一定要堅實 你我要彼此關注
好讓我們能夠選擇生 不選擇死

生活是一趟考驗的經歷 天主常與我們同在
永遠生命泉源 領我們在生活旅中 節節勝利

2.溫柔的聖神

如果你要保持你花園的清潔 就不要留有雜草生長的空間
如果你要保持與天主的共融 就要讓溫柔的聖神常住你內


3.別讓我們陷於誘惑:不論是隱晦的,或是明顯的,驟然而來的或是經常煩擾我們的誘惑。

[祈禱]

主耶穌基督,在你十字架生活的旅程中,你常堅持天主父派遣你的使命,不讓任何誘惑偏離十字架的生活;請求你讓我們更加認識十字架生活的奧蹟,以十字架生活所產生的力量,抵抗常襲擊我們的誘惑,好能在生活旅程中,生活力量更加堅強。我們這樣祈禱,因你是天主,永生永王。阿們。

2 則留言:

匿名 提到...

十月有嗎
祈禱

Brother William OFM 提到...

十月份的拉維納祈禱會如常舉行…
保證不會有亂碼出現…
除非刮颱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