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精神成為軀體(2010年十月)
[題要]
以一般基督靈修生活的觀點看, 將精神與軀體二者相混合在一起,似乎是不是相當合適; 即使是這樣,精神與軀體二者相互關聯。一旦將它們分開, 便會讓情況走向極端。
在這情況裡,方濟與佳蘭的靈修生活裡, 這二者實體是相關聯,然而,無法找到系統式的呈現,但是, 精神或是聖神的事實是最為基本的原則,在他們的生活經驗裡, 可以找到天主聖神在靈修生活上的實在性。
[方濟與佳蘭]
根據《信友二3》:「聖神的聖言」, 聖神所說的就是耶穌所說的一切。按《若三8》及《羅八26》: 聖神如同微風細語,看得到但聽不到。為此方濟提到「聖神的聖言」 是寶貴的,這是聖神獨有的說話方式, 祂的力量及精力都在天主的聖言裡。為此, 方濟認為這些話產生了信仰。(忠告一6;會一,廿二39;遺囑1 3)聖神的話是「神及生命」。(若六63)為此, 話是要求人們生活出來的。沒有話的聖神,就沒有耶穌的神。
其次,「藉著話」, 聖神也在歷史中或是在分享的宴席上指引了軀體:《忠告一12- 13》:「主之神住在那領受主至聖體血的信眾之內, 其他無份於此同一神,而敢領受祂者,就是吃喝自他們自己的罪案。 」聖神直接地與聖體聖事有關,在耶穌的神的指示下共融; 這說法如同保祿說的:若不分辨而吃者,則在吃個人的罪案。( 格前十一29)這裡要說的是,在聖神內,沒有差別,只在接納、 希望及平等中,推動人們在感恩祭上的參與(格前十一17-34) 。為方濟而言,聖體聖事的精神與弟兄友愛有關, 它要求人們對弟兄及友愛予以珍惜。
聖神與對自我的正確評價有關,按照《忠告十二》 要人不要錯誤地評價自己,對自我及他人的糾正, 都應按聖神而生活。
方濟及佳蘭都主張「主之神及其聖善行動和作為」(會二,十 9;佳規七2;十9),也是針對弟兄或妹友愛團體為瞭解的背景( 參閱:完美的喜樂),最終目標仍是以愛為行動準則── 聖善及聖神的行動:愛沒有期望接受改變( 不要盼望他們成為更好的基督徒)。
在這方向,方濟提到:「愛德的精神」(會一,五13-14 )換句話說是:服從及服務;也就是:一位有聖神(精神)之人, 使用完全交付自己的語言及舉止,它會是一種難的語言及說法, 但卻是充滿著真理, 因為究竟這是在信仰的過程中為弟兄的緣故而交付自己。
為此,聖神的所有行動, 都應指向明確及清晰地跟隨耶穌基督(大會50-52), 如何使精神與軀體相互和諧,而為聖神的居所, 就是天主自己的寓所。(若十四23;會一廿二27;信友二48; 佳三23)當聖神與軀體達到最圓滿的溶合時, 便會讓軀體具有新的方向及重新生活出來。 被天主聖神所指引的生活事實。
1.方濟如何看待了軀體?(驢弟兄及軀體弟兄)
2.在神修生活上如何善用軀體? 它在神修生活成長上的作用是什麼?
3.軀體的精神及靈修化?它的意思是什麼?
[福音]
犯罪的真根是私慾(羅七14-23);保祿的真正反省( 羅七24);屬靈的生活(羅八1-11)。
1.保祿說明我們人內在的分裂。
2.誰能真正幫助我們合我們分裂的情況呢?
3.屬神及屬靈的生活,其意義及具體生活經驗是什麼?
[分享與反省]
1.福音的傳播仍舊有語言上的困難(宗十七16-34), 有意以專門及特殊的說法及語言,並且還與生活分離的話來傳福音, 這也許都是難免的。為此,如何以合適的話來提供信仰的成長, 這是要注意的。換句話說,以更為精神性的語言來談論天主, 就是具體及有血有肉的話、更為歷史性質的語言, 更與人類具體生活有關的話來說明。這樣說:問題便不在於「語言」 本身,而是在於是否有「經驗」。
2.為今日來說,精神或是歷史的語言在精神的恢復的範圍內, 是迫切需要的。聖體聖事的分享及宴席, 接待了所有不同種族及語言的人類,以日常的層次及樣子( 聚餐或用餐方式)來表達這種廣泛地人們彼此被提供及接納的方式。
3.現世的語言為今日的信友來說之所以是聖神的語言, 那是因為它的語言是正確的自我評價; 因為人常有不一致評價的方式──太過分或是太缺乏── 如果對自己及對他人都具有正確的評價的話, 應是天主聖神與生活結合一起之故。正確的評價是天主聖神的語言─ ─ 尤其是在人類受到毀容或在生活的模糊中被隱藏了的環境和範圍裡─ ─仍能保持著人類心靈的美好,它是評價的話、尊嚴及賞識的語言。
4.聖神的語言具有最大的說服力,這是因為在愛中學習到了, 在沒有改變希望時的愛的難以置信的課題; 聖神的力量為受損了的人類,在信任可靠及未來中發揮改變的力量。
5.方濟會士被召叫要逃避空閒及不關心及分辨天主的的話的情況; 今天的宗教信仰的獻、作品及教義講授的方式, 都充滿著新內容的主題,有時候還放棄了一些主題。 其中的一個有關人及精神表現的徵兆是說話的方式;今天, 我們要求信友能夠以歷史及真實性的方式來談論天主, 如果不是這樣,世俗的聽覺, 會因為這種艱難的信仰語言而成為聾子。
6.對於聖體聖事的參與,方濟會士以慶祝的方式來舉行之, 並形一種教會的團體,而不是以習慣性, 具有太多社會性策略的空間及容量的團體; 我們認為聖體聖事的舉行是具有社區性、普遍團體性及信友團體性, 不應有太過於組織化;讓方濟會士在參與聖體聖事時, 能成為天主聖神的語言,接納所有的人。
7.天主聖神的途徑完全應與人結合在一起, 方濟會士被召叫以新的基礎為起點而組成信友的團體; 在面對組織性教團體時,仍要以開放的態度,以新的經驗, 自由中開始個人及勇敢的尋找,集中在信友們許多的可能性,與「 如同風按己意而隨意吹」的聖神合作。
8.為了看清楚天主聖神在生活中說話的方式, 方濟會士應與歷史及事實之間具有真正和諧的行動: 天主聖神與人的軀體之間的和諧;信友不同方式及傾向的和諧; 與遭受到損傷的大地和好;讓為了次要或是甚至荒謬的問題, 而產生距離及仇恨的社會得到和諧。這龐大的和諧及和好工程, 必然是天主聖神生活的語言,才能讓產生可以讓人能夠生活的空間。
[方濟的話]
方濟曾給弟兄說道:「我替肉體作證: 它在一切事上服從了我,它從未姑息它自己, 好似一股腦兒地在執行命令。它從未偷懶,也從未逃避任何不便, 它只是盡其所能完成命令,我與它在這方面,毫無衝突地事奉上主。 」
「肉體弟兄,你喜樂罷!你寛恕我吧! 現在我要高興地滿全你的願望!我要趕快地注意到你的埋怨!」
方濟已死於世俗,而基督活在他內, 世界的一切快樂為他是十字架,因為基督的十字架紮根於其內心。( 薛二211)
[吟詠]
1.活像基督的生命
敞開心聆聽聖神的聲音 成為真正屬靈的人
神藉著基督的話為肉身 天主聖言 在我們內成為肉身
讓我們活像基督的生命
2.屬神的自由
我們屬於神 不屬於世界 我們是天主的子女
在生活中不斷活出真理 我們進入屬神的自由境界
3.超脫
徬徨中 我們找不到方向 無從在自由中生活
超脫世俗的慾望 因內在心靈的操練 我們發現生命中的使命
[祈禱]
天主,有時我們的舉止像似玩具店中的小孩,要這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