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要]
我們都知道方濟是如何珍惜所稱的「聖達勉堂苦像」, 以拜占庭式畫像方式所呈現出來的被釘苦架上的耶穌基督。 這圖像的基督證實了他所選擇的階級──擁抱癩病人。 這苦架上的基督的面貌是平靜和光明的, 使人注意到的是基督聖身所顯示的光輝。面貌是溫和的及真誠的, 眼目極大且開放的;令人感受到祂的眼光常隨著注視人的行動。 藉著這將自己交付出去的軀體,生活及開放的眼目, 自祂的眼神看見了世界及天主父。
方濟以聖達勉堂基督的眼神來注視著天主;換句話說, 方濟對天主的觀念,他信仰生活所領悟及所參與的經驗, 常都是藉著耶穌基督的眼神及凝視。藉蘭也是如此, 她在默觀中凝視耶穌基督,致使「凝視基督」(佳四15) 成為她祈禱的核心;以耶穌的凝視來凝視天主, 就是正確地瞭解耶穌的天主的方法及途徑。在這方面, 方濟及佳蘭是我們的導師。
[方濟與佳蘭]
我們以第一篇《忠告》開始。(忠告一1-4) 耶穌是旅程冒險的唯一生活,為此,方濟提到「依人性」及「 依聖神及神性」來看(忠告一8), 分別出是否看出天主內在的生活。佳蘭也這樣說:「 天主子已經為我們為道路。」(佳遺5)祂是喜樂、 被渴望及要被接近的道路;在這途徑上,自開始, 天主父便主動地與他們相遇並且陪伴著他們。
一般說來,如同方濟及佳蘭般的人們,1) 天主的觀念常具有信仰幅度的,即指「崇高」的意味:為此,「 由於我們都是可憐和有罪的人,是不配呼求你的聖名...」(會一 ,廿三5)需要耶穌為我們的轉求, 以祂與天主親密的關係為我們祈求, 也可讓我們與天主之間有更為熟悉的交談。
2)方濟也體驗到耶穌是仲介:「除了...基督外...」 (會一,廿三9),是「鄰近」我們的天主; 渴望天主並不只是宗教信仰的結構而已,更深的, 它是個人實質存在的組成因素;為此渴望天主需要「 我們的精力和情感,靈魂和肉體」(天主5), 即徹底整個人來行動,更深的渴望走向天主。佳蘭所提到的:「 全部心靈和靈魂」(佳一6)「熱火的渴望」(佳一13)「 全部心靈渴望的」(佳一32)當鄰近與愛結合一起時, 就是耶穌的天主的肖像在生活的動力中開始被改造了, 同時也走上跟隨的道路。
3)藉著方濟及佳蘭而在耶穌眼神中所啟示的天主, 是令人驚訝而使人「朝拜」的天主,我們在方濟給良弟兄寫的《 天主讚頌歌》一目瞭然。方濟用「你是...」來呈現出來; 其實也可以閱讀「會一,廿三11」。
4)耶穌眼神出現的天主是「奧秘」的天主。「 你們要敬畏和尊重天,讚美和頌揚,感謝和朝拜全能的主天主, 三位一體的父、子和聖神,萬物的創造者。」(會一,廿一2)「 你是三位一體者,眾神的上主天主,你是美善,所有美善, 無上美善,永生及真實的上主天主。」(天主3) 佳蘭為此瞭解自己是一位「喜樂」的追隨者(佳三5)並使她懷有「 出奇的喜樂」(佳三9)最後還要成為天主的寓所:「 那恆信的靈魂是祂的寓所。」(佳三22)因而,「 奧秘的深邃看法」與「親密和內心的喜樂」二是結一起的。
1.如果有聖達勉堂基督聖像,請默想之。
2.我個人面對耶穌基督苦架或聖像時的祈禱經驗是什麼?
3.參閱「薛一10-11」, 方濟在聖達勉堂內祈禱資料及分享之。
[福音]
「你們要看見天開,天主的天使在人子身上,上去下來。」( 若一45-51)
「我是道路、真理及生命...誰看見了我,就是看見了父。 」(若十四1-11)
1.耶穌是一個「明鏡」,在這「明鏡」中,你如何看到了自已, 基督與你之間的關係性是什麼?
2.看見了耶穌就是看見了父,以自己在基督內的信仰經驗, 你會如何描寫天主父與你之間的關係?
3.分享自己在「耶穌是道路、真理及生命」 這句話的具體信仰經驗。
[方濟的話]
全能、永生、至義及仁慈的天主,恩賜我們這些可憐的人們, 為了你愛情的力量,按照我們所知道的,實行你所願望的事, 並且常願望你所喜愛的事;俾能內心受到潔淨,內心受到光明, 並為聖神的火所灼熱,使我們能夠追隨你所喜悅的聖子, 我們的主耶穌基督的足跡,在你唯一聖寵的助佑之下,享有你, 至高者。你是三位一體,永生、永王、 永享光榮於無窮世的全能天主!阿們。(大會50-52)
[分享與反省]
1.我們信仰的天主是耶穌的天主, 成為今天我們基督論的主要根源,也是基督徒熱忱的財富。 由耶穌所啟示的天主,不是不能被瞭解及擁有的; 生活在耶穌所啟示天主的信仰裡,乃承繼福音所啟示的, 福音成為基督徒生活唯一道路。
2.對天主的經歷是:1)熟悉的:天主是我們歷史的部份, 就如同是我們的鄰居一樣,完全溶合在我們的歷;史過程中。2)焦 慮的:對於我們生命的終點、我們之成為我們自己的意義; 而我們是軟弱及脆弱的,甚至是走向毀滅的。這二種特性下, 我們需要找尋協助、革新及生活的方向需要重新被指示。
3.耶穌的天主是顯而易見的及意味深長的,如同未來一樣, 是緩慢的,但一定會到來。通常將天主與慈愛的工作相連(瑪廿五3 1-46),間接地說明團結一致的價值, 並且這種團結一致是在具體環境便可以達成的, 這只是要說明天主採取的是日常生活及歷史的面貌。
4.面對世俗化人類所受到的損傷,我們不會放棄天主奧秘的事實: 不否認天主的受苦,天主在沉默及含忍中來到我們中間; 天主以自我挖空及自我貶抑的奧秘方式進入到我們的生活中。
5.若是我們無法瞭解以上所討論的結果, 可能是因為我們沒有與基督論的真實經驗之故, 因為這種瞭解要真實地與耶穌相遇;耶穌的天主的愛, 要自耶穌最深內心深處才會被啟示出來。( 可能幾句耶穌的臨終七言可以幫助瞭解)。
6.人類自主性要與天主的愛結合在一起; 瞭解天主的愛如同某種的「入侵」,這種愛情, 乃全出自天主對人類最高的尊敬,為此人類向天主愛所應表達的, 不是複雜的倫理規章及外在的法律,而是人本身的實在性。
[吟詠]
1.耶穌的天主
看見我就看見父 父是憐憫、溫良和慈善
天主是父 是為愛我們而完全陶空自己的 謙卑的愛
2.耶穌的眼神
在你眼裡淚水 我看見天父的擁抱和寬恕
畢生的旅程裡 我終於找到可以享受愛與親密的懷抱
3.貧乏的天主
主耶穌 你選擇了無能 選擇了脆弱
你放棄了與天主同等的權勢自主 選擇了依賴 成為貧乏的天主
[祈禱]
主耶穌,你願意成為落在地裡的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