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2月1日 星期三

結論

12
1.方濟是一位「未來的人」,他的生活經驗──與耶穌基督及天主之間的生活經驗──吸引著我們。
2.要成為一位「小弟兄」,以這種身分的認同為天主國作見證。

2010年11月7日 星期日

【公告】各位夥伴們

各位夥伴們
「西門的拉維納」即將走過三個年頭
細數著一千多個日子,自己收獲了多少?信仰生活增長了多少?
十一月的主題也挺新鮮的喔~烏托邦的根基
而這個主題也挑戰著參與過「拉維納祈禱會」的每一位:最終理想的基礎是什麼?
不妨利用時間思考思考~自己能夠作什麼樣的基督信仰生活的見證?
十一月的聚會將是今年的最後一次
也有可能是最最最後的ending
場地也將轉移到他處,
請密切注意通知。

------------------
西門町の拉維納祈禱會是方濟精神推廣活動之一

2010年主題:天主的旋風

2010年11月1日 星期一

九:烏托邦的根基

九:烏托邦的根基(2010年11月)
[題要]
   若是我們仔細察看方濟及佳蘭的作品,會發現大多數的作品都是晚年時所寫的;這證實了,他們的基督信仰活力及朝氣,身體上或是在人性的脆弱上,都衰老時,但是在福音生活的活力上卻更具力量。我們問:是否他們在生活的渴望上,完全交付在基督信仰生活末世的因素中,並且以積極的態度來面對。
   當然,我們未必能夠將方濟及佳蘭在末世信仰的思想,放在現代神學的框架內來思考。他們有自己的時代背景及對末世思想的瞭解。(參閱:會一,廿一;廿三4;太陽13)但是,從他們的福音經驗,能夠探討他們在這方面的觀點,並知道他們烏托邦思想的根基,也許這些思想為今天是有用的,並為我們展現新穎的末世思想及基督徒生活的積極態度。
[方濟與佳蘭]
   以當代平信友的福音生活運動來說,方濟與佳蘭二人的生活並不過分及狂熱,但在個人的生活朝氣上卻極為熱忱及積極。他們從未放棄所渴望的,並且還以決定性的步伐實踐到底:「弟兄們,我們要開始事奉天主!因為到現在我們還少有作為,並少有進展。」(薛一103他們相信新的可能性,即使明顯的衰弱及令人感到失望和沮喪的情況下仍是如此。(成德1)這樣看出來,這種人所具有的內在心靈的極大潛力。(忠告五8他們表達了交付的經驗力量,仍在人眼光看來是失敗的環境下,保持著美好的步伐。(薛二143,151;三友65若是他們沒有保持這些活力渴望,他們基督信仰的及弟兄友愛的烏托邦思想或理想會乾枯的。
   其次,他們的基督信仰生活也持續在新約的末世思想展現出來;方濟與佳蘭已經清楚地看出他們的福音生活選擇有必要與「世俗」斷絕。(會一,1;會二十7;遺囑3;信友二31,36,65,70-71;佳規六2,6)這就是說,福音是在有生活價值之上,在這點上,我們並沒有輕視其他歷史性生活方式(佳規六2;佳遺27;佳一22),而是將生活全部集中在福音價值上,這些福音的價值召叫人走在自由道上,並改變了現世的生活態度,以福音來推動每天的生活。
   這種生活態度強調的是「忠誠」,對自己所選擇的生活──福音生活──「忠誠」到底(會二,3;佳規二4;佳五8),為此,忠誠成為真理的證明,證實自己所開始的選擇。
   為佳蘭來說,她對末世的思想更為強烈,並且以和藹的面容來看待之。為佳蘭而言,堅持地依附著耶穌基督或是被釘的主基督,就是她末世思想及態度的核心:「的確,妳真是幸福的!妳被賜與分享了這神聖的婚宴,這樣,妳能以妳全部心靈固守著祂;所有天上有福的天軍,不停地讚賞祂的美麗。祂的愛鼓舞我們的愛,祂的默觀使我們心曠神怡,祂的仁慈完成我們的喜樂;祂的欣喜充滿著我們,祂的紀念帶來了一個溫和的喜悅;藉著祂的芬芳,死者得以復蘇,祂的光榮神視將祝福所有天上耶路撒冷的公民。因為這個神視既是永恆的光輝,也是永恆之光的光輝及毫無瑕疵的明鏡。」(佳四9-14
   這段話提到:耶穌的愛能鼓舞人;祂的默觀使人心曠神怡;祂的仁慈充滿著喜樂;祂充著喜樂;祂的光榮帶來祝福;祂生活的芬芳,使死者復活...這都是末世及烏托邦的思想和境界。
   我們看到了方濟與佳蘭在生命最後幾年間有如此深度的生活,並且確認:最後是天主核准一切,正如第廿八篇《忠告》所提到的:天主批准人類在現世生活中所做的一切,且人類的秘密適度保存在心中,即使現世有不正義,但仍是在天主的計畫之中。
   方濟與佳蘭的活信仰及其靈修,可能與現今的末世性的看法所不所不同,然而,他們心靈渴望的內在運動,尋找及交付的態度,為今日人們所處理的烏托邦的語言本身是一樣的。
   1.你以為方濟及佳蘭的烏托邦思想或是最終理想的基礎是什麼?
   2.堅守著對耶穌的愛與人類對末世思想的生活態度之間有何關係?
   3.如何以烏托邦的末世思想來看現時的世界?
[福音]
   十一個門徒就往加里肋亞,到耶穌給他們所指定的山上去了。他們一看見祂,就朝拜了祂,雖然有人心中疑惑。耶穌便上前對他們說:「天上地下的一切權柄都交給了我,所以你們要去使萬民成為門徒,因父及子及聖神之名給他們授洗,教訓他們遵守我所吩咐你們的一切。看!我同你們天天在一起,直到世界的終結。」(瑪廿八16-20
   1.天主國的來臨、耶穌的最後再來、與我們天天在一起直到世界的終結,三者之間的關係。
   2.直到世界的終結的這期間,我們能夠作什麼樣的基信仰生活的見證?
   3.從這段福音的記載,現世基督徒的生活理想是什麼?
[分享與反省]
1.宗教信仰的結構似乎沒有一些走向最後日子的張力的\信仰,沒有某些有關世界末日的刺激性動力。在這一點上,我們並不是要討論瘋狂或狂熱的信仰表達,似乎是一種無節制的信仰行動。末世性的刺激動力可以避免持續性無用及虔誠的思索的危險,因為跟隨耶穌的生活本身,催促人行動,而不許有何遲延的生活態度。我們除了要制止教信仰張力的錯誤之外,一個渴望的末世性信仰,整合了沒有希望的教會與基督徒生活,因為這種種沒有希望的情況發生,乃來自教會或基督徒生活,配合了那些沒有信仰人們及社會對現實生活的瞭解所致。以積極的角度來說,末世性的因素是烏托邦及末世性思想的基礎。
2.有些想法除去末世性思想,撲滅了渴望,不去關心世界的未來,認為這世界的未來,不必有人本身的圓滿發展;這樣的想法似乎與新約的看法相違背,因為天主在人的歷史中是沒有間斷的(參閱:瑪十23);同時,天主國的圓滿能夠根據人是否有意行正義而推動它或是相反它。由這裡便引發出信仰者面對歷史的一種責任。若是沒有這責任,烏托邦是沒有可能的。
3.從這些問題的提出,我們清楚地意識到:在天主國經歷的張力中,忠誠完全是必要的,也是正確的選擇。宗教信仰的社會性經歷上,忠誠不但證實信仰在沒有張力時仍能被生活出來,並且為解決困難及防止分歧是有用的。在這個情況下,忠誠不但包括在艱苦的道路上仍能維持下去,及常處於交付的生活核心中努力下去;並且也在歷史某種脆弱的麻木中能堅持下去。沒有忠誠的烏托邦,將會是老舊及不冷不熱的烏托邦;沒有渴望、夢想的情況。
4.所有提過的都不違背生活的經歷,並且提供了信仰者烏托邦思的可愛及歷史性的面貌。那些可以生活出基督信仰的覺醒方式,都已經在天主國理想的美好中所不能呈現出其吸引人及令人喜愛的地方發生了作用。如果我們相信福音是聖賢、具有特殊神恩人們及信仰生活的英雄人物的遺產,我們卻不知道讓福音的末世思想作為我們堅持的渴望、眾人找尋的同一渴望、脆弱人們所需要的鼓舞。為此,將天主國放在一個無法詮釋及期待的,不為時間所限制的地方,這樣,天主國不就等於沒說什麼嗎?由具體天主國及歷史性的美好所引發出來的可愛、具體及確定性的一切,才是使生活活躍起來的因素;基督信仰的烏托邦思想,在這如此傾向於表面及講究實惠的環境裡,持有許多的可能性。
5.基督信仰烏托邦思想也與脆弱人們的命運相連,因為本質上,基督信仰的正義最終所具有的鼓舞是那些脆弱的人,在未來的歷史佔有重要地位(瑪廿五31…)。這種理想若不包括那些富豪及權勢的終結,它是不能維持的,這也是可以讓人持續地在面對目前生活經驗裡,烏托邦理想仍維持下去的原因。尤其是要相信,這最後正義所帶來的結果,對今日的信友們來說,其實便是指向在耶穌救主計畫的相同方式。這便是基督信仰烏托邦理思的秘密,最為基本及不可否認的結構。
6.現代有些人認為,烏托邦的時代已完全過去了;事實上,這是平庸的看法,因為有些烏托邦的歷史方式是過去了,然而,推動這些烏托邦的深刻需要性仍存在著;無論是什麼樣的方式,方濟會的生活明白天主的國不是被不同意見及看法的方式所操縱的,而是一種與極深的渴望及經常穩定性的作為有關;這些渴望是生活著的。
7.有些人認為可以縮短天主國的來臨,這樣的話,方濟會士更應將生活與信仰結合在一起。
8.方濟會士應注意到那些說「夠了」的人們,那些軟弱而受欺負的人們,那些被剝削的人們,那些受迫害的人們;這些都是天主為重新指引歷史所具有的工作的記號,是耶穌要求人們所作之事的記號。方濟會士對這些人所表達的尊重,並不意味著要反對那些有權勢的人們。
[方濟的話]
   全能、永生、至義及仁慈的天主,恩賜我們這些可憐的人們,為了你愛情的力量,按照我們所知道的,實行我們所知道的,實行你所願望的事,並且常願望你所喜愛的事;俾能內心受到潔淨,內心受到光,明並為聖神的火所灼熱,使我們能夠追隨你所喜悅的聖子,我們的主耶穌基督的足跡,在你唯一聖寵的助佑之下,享有你,至高者。你是三位一體,永生、永王、永享光榮於無窮世的全能天主!阿們。
[吟詠]
1.愛在心中
 耶穌的愛在心中 生活變得活潑 給人活力
 祂的愛所賜的勇氣和信賴 讓我不再懷疑及失望
2.許諾和愛
 天主美善和愛是生命中的滿足 祂的美麗不讓我逃避現實
 祂的許諾及美好 激起我生命的期待 投入祂愛的創造中
3.凝視耶穌
 要常凝視耶穌 因為在祂的被釘痛苦中 我看到主的榮耀
 要常分擔他人的痛苦 因為我們分享了祂對急需人的愛
[祈禱]
   耶穌,你曾是脆弱的嬰兒,是貧窮及謙卑的傳播天主國者,你曾受到輕視和被釘;願我們常懷有你的心意,走上你永恆的道路。讓我們深深地受到你的感動,經歷你的生命道路,與你共赴天主父家的旅程。我們這樣祈禱,因你是天主永王。阿們。

2010年10月1日 星期五

八:精神成為軀體

八:精神成為軀體(2010年十月)
[題要]
   以一般基督靈修生活的觀點看,將精神與軀體二者相混合在一起,似乎是不是相當合適;即使是這樣,精神與軀體二者相互關聯。一旦將它們分開,便會讓情況走向極端。
   在這情況裡,方濟與佳蘭的靈修生活裡,這二者實體是相關聯,然而,無法找到系統式的呈現,但是,精神或是聖神的事實是最為基本的原則,在他們的生活經驗裡,可以找到天主聖神在靈修生活上的實在性。
[方濟與佳蘭]
   根據《信友二3》:「聖神的聖言」,聖神所說的就是耶穌所說的一切。按《若三8》及《羅八26》:聖神如同微風細語,看得到但聽不到。為此方濟提到「聖神的聖言」是寶貴的,這是聖神獨有的說話方式,祂的力量及精力都在天主的聖言裡。為此,方濟認為這些話產生了信仰。(忠告一6;會一,廿二39;遺囑13)聖神的話是「神及生命」。(若六63)為此,話是要求人們生活出來的。沒有話的聖神,就沒有耶穌的神。
   其次,「藉著話」,聖神也在歷史中或是在分享的宴席上指引了軀體:《忠告一12-13》:「主之神住在那領受主至聖體血的信眾之內,其他無份於此同一神,而敢領受祂者,就是吃喝自他們自己的罪案。」聖神直接地與聖體聖事有關,在耶穌的神的指示下共融;這說法如同保祿說的:若不分辨而吃者,則在吃個人的罪案。(格前十一29)這裡要說的是,在聖神內,沒有差別,只在接納、希望及平等中,推動人們在感恩祭上的參與(格前十一17-34。為方濟而言,聖體聖事的精神與弟兄友愛有關,它要求人們對弟兄及友愛予以珍惜。
   聖神與對自我的正確評價有關,按照《忠告十二》要人不要錯誤地評價自己,對自我及他人的糾正,都應按聖神而生活。
   方濟及佳蘭都主張「主之神及其聖善行動和作為」(會二,9;佳規七2;9),也是針對弟兄或妹友愛團體為瞭解的背景(參閱:完美的喜樂),最終目標仍是以愛為行動準則──聖善及聖神的行動:愛沒有期望接受改變(不要盼望他們成為更好的基督徒)。
   在這方向,方濟提到:「愛德的精神」(會一,13-14)換句話說是:服從及服務;也就是:一位有聖神(精神)之人,使用完全交付自己的語言及舉止,它會是一種難的語言及說法,但卻是充滿著真理,因為究竟這是在信仰的過程中為弟兄的緣故而交付自己。
   為此,聖神的所有行動,都應指向明確及清晰地跟隨耶穌基督(大會50-52),如何使精神與軀體相互和諧,而為聖神的居所,就是天主自己的寓所。(若十四23;會一廿二27;信友二48;佳三23)當聖神與軀體達到最圓滿的溶合時,便會讓軀體具有新的方向及重新生活出來。被天主聖神所指引的生活事實。
   1.方濟如何看待了軀體?(驢弟兄及軀體弟兄)
    2.在神修生活上如何善用軀體?它在神修生活成長上的作用是什麼?
    3.軀體的精神及靈修化?它的意思是什麼?
[福音]
   犯罪的真根是私慾(羅七14-23);保祿的真正反省(羅七24);屬靈的生活(羅八1-11)。
   1.保祿說明我們人內在的分裂。
   2.誰能真正幫助我們合我們分裂的情況呢? 
   3.屬神及屬靈的生活,其意義及具體生活經驗是什麼?
[分享與反省]
1.福音的傳播仍舊有語言上的困難(宗十七16-34),有意以專門及特殊的說法及語言,並且還與生活分離的話來傳福音,這也許都是難免的。為此,如何以合適的話來提供信仰的成長,這是要注意的。換句話說,以更為精神性的語言來談論天主,就是具體及有血有肉的話、更為歷史性質的語言,更與人類具體生活有關的話來說明。這樣說:問題便不在於「語言」本身,而是在於是否有「經驗」。
2.為今日來說,精神或是歷史的語言在精神的恢復的範圍內,是迫切需要的。聖體聖事的分享及宴席,接待了所有不同種族及語言的人類,以日常的層次及樣子(聚餐或用餐方式)來表達這種廣泛地人們彼此被提供及接納的方式。
3.現世的語言為今日的信友來說之所以是聖神的語言,那是因為它的語言是正確的自我評價;因為人常有不一致評價的方式──太過分或是太缺乏──如果對自己及對他人都具有正確的評價的話,應是天主聖神與生活結合一起之故。正確的評價是天主聖神的語言─尤其是在人類受到毀容或在生活的模糊中被隱藏了的環境和範圍裡──仍能保持著人類心靈的美好,它是評價的話、尊嚴及賞識的語言。
4.聖神的語言具有最大的說服力,這是因為在愛中學習到了,在沒有改變希望時的愛的難以置信的課題;聖神的力量為受損了的人類,在信任可靠及未來中發揮改變的力量。
5.方濟會士被召叫要逃避空閒及不關心及分辨天主的的話的情況;今天的宗教信仰的獻、作品及教義講授的方式,都充滿著新內容的主題,有時候還放棄了一些主題。其中的一個有關人及精神表現的徵兆是說話的方式;今天,我們要求信友能夠以歷史及真實性的方式來談論天主,如果不是這樣,世俗的聽覺,會因為這種艱難的信仰語言而成為聾子。
6.對於聖體聖事的參與,方濟會士以慶祝的方式來舉行之,並形一種教會的團體,而不是以習慣性,具有太多社會性策略的空間及容量的團體;我們認為聖體聖事的舉行是具有社區性、普遍團體性及信友團體性,不應有太過於組織化;讓方濟會士在參與聖體聖事時,能成為天主聖神的語言,接納所有的人。
7.天主聖神的途徑完全應與人結合在一起,方濟會士被召叫以新的基礎為起點而組成信友的團體;在面對組織性教團體時,仍要以開放的態度,以新的經驗,自由中開始個人及勇敢的尋找,集中在信友們許多的可能性,與「如同風按己意而隨意吹」的聖神合作。
8.為了看清楚天主聖神在生活中說話的方式,方濟會士應與歷史及事實之間具有真正和諧的行動:天主聖神與人的軀體之間的和諧;信友不同方式及傾向的和諧;與遭受到損傷的大地和好;讓為了次要或是甚至荒謬的問題,而產生距離及仇恨的社會得到和諧。這龐大的和諧及和好工程,必然是天主聖神生活的語言,才能讓產生可以讓人能夠生活的空間。
[方濟的話]
   方濟曾給弟兄說道:「我替肉體作證:它在一切事上服從了我,它從未姑息它自己,好似一股腦兒地在執行命令。它從未偷懶,也從未逃避任何不便,它只是盡其所能完成命令,我與它在這方面,毫無衝突地事奉上主。
   「肉體弟兄,你喜樂罷!你恕我吧!現在我要高興地滿全你的願望!我要趕快地注意到你的埋怨!」
   方濟已死於世俗,而基督活在他內,世界的一切快樂為他是十字架,因為基督的十字架紮根於其內心。(薛二211
[吟詠]
1.活像基督的生命
 敞開心聆聽聖神的聲音 成為真正屬靈的人
 神藉著基督的話為肉身 天主聖言 在我們內成為肉身
 讓我們活像基督的生命
2.屬神的自由
 我們屬於神 不屬於世界 我們是天主的子女
 在生活中不斷活出真理 我們進入屬神的自由境界
3.超脫
 徬徨中 我們找不到方向 無從在自由中生活
 超脫世俗的慾望 因內在心靈的操練 我們發現生命中的使命
[祈禱]
   天主,有時我們的舉止像似玩具店中的小孩,要這個、要那個,不知所措,眾多的選擇中讓我們混亂,不知所措;我們祈求你的聖神帶領我們選擇你的美善,在你的美善吸引中不再為世界種種所迷惑。以上所求是靠我們的主基督。阿們。

2010年7月1日 星期四

七:希望的翅膀


由於暑假期間有些夥伴各有其參與的營隊活動要準備,為了能有較好的祈禱會品質和事先的準備,七月份的祈禱會暫停一次,炎熱的酷暑,記得一定多補充水份,做好防曬措施,才不會中暑或得了熱病(很像感冒的癥狀),期待八月份的再相見


七( 九月):希望的翅膀
[題要]
   在研究方濟精神方面,其中的一個問題是:教會對方濟而言,她是信託了方濟或是斷絕了方濟的勇氣?方濟是如何意識到教會的生活?
   出發點是:方濟從來就沒有懷疑過教會,也認為教會是必然需要的。他說過:「所有的弟兄應是公教徒。」(會一,十九1)在入會者身上要調查其公教信仰情況(會二,2-3)。在方濟生活的時代,加泰派異端嚴厲批判組織性的教會,對這方面,方濟曾對這些有異端傾向的弟兄的嚴苛說法(大會44,為此,「在信德上站穩」(哥一23)是重要的:為方濟及佳蘭來說,它是重要的態度。
   對於當時的教會情況,我們自《會二,17》便可以知道,但方濟要求弟兄們:「不可鄙視及輕視他們。」方濟本人也不是任何修會有力人士或神職人員之一,相反地,他不求任何的特權(遺囑25);方濟乃出自信德的緣故而需要教會。由某些觀點看,方濟希望的勇氣及翅膀是被修剪了;然而,自信德的觀點來看,他的謙遜及透明,藉著福音生活的榜樣,的確是協助了教會。
[方濟與佳蘭]
   方濟與佳蘭二者都以具體方式,並以與人及組織之間的往來,全心參與了教會的生活。方濟與不同的教宗,以信任的態度與他們接觸:依諾森三世,雖然沒有方濟法律文件的式許可其生活方式,但方濟仍相及開始了福音生活道路;何腦略三世,嚴苛對待方濟,然而仍許可了方濟的會規。其次,有若望保祿曾協助他首次晉見教宗(三友47);胡高林教導方濟許多實際的需要動作,甚至在會規的制定上也是如此;亞西西貴道主教自方濟赤裸離開亞西西起便協助了方濟(三友20,直至死時也是如此(薛二220)。對所有司鐸表示敬意(忠告廿六),既使對不好的司鐸也是如此(信友二32-35),並視他如同自己的主人。(遺囑6-10
   尤其,這種教會的態度,不只是一種對教會的殷勤及附屬於組織及結構的態度;並且方濟還相信,這種組織為信仰的培育是有必要的,尤其是聖體聖事的信仰(信友二33-35),為確信天主對人類的得救(信友二77),對弟兄友愛團體,方濟也認為類似教會組織結構的修會,也讓所有弟兄獲得不同的靈修幅度(薛二192),方濟認為在教會內可以走在耶穌的足跡上。(薛二24
   佳蘭對教會的奧秘有自己特殊的看法,這個法與默觀生活有觀:「用宗徒自己最為合適含意的說來說,我認為妳是一位天主的助手,並且是祂不可言喻奧體中,軟弱肢體的支持者。」(佳三8)與教會軟弱肢體的結合或團結,就是在歷史中與天主合作,這種「合作」尤其是指向軟弱者,不穩定者。
   《會一,十九3》:「凡是在有關救靈,又不偏離我們修會的事上,對於有神職人員和所有修會人士,我們應視之為我們的主子。」可以隱約看出方濟與教的關係:方濟是如何「尊敬」這些神職人員呢?不加批評,因為他們助了信仰生活的成長(有關救靈)。
   方濟可說是一位新穎教會的先知;常問的問題是,是否組織性的教會破壞了方濟福音生活的直觀;可以確信的是:我們不但看到方濟以基本的忠誠表達自己對教會活的信仰,並且還開展了在以不同及多元的尊敬教會方式的空間。
   1.教會與福音之間的關係及個人在這關係的具體經驗是什麼?
   2.方濟身上什麼樣的態度及精神,教導我們對教會及其神職人員的尊敬?
   3.我們應以什麼樣的觀點及態度來面對「不滿意」的神職人員?
[福音]
   耶穌顯聖容(瑪十七1-8)...基督為生活的開端。
   治癒附魔的兒童(瑪十七14-21)...教會與世界之間關係和態度。
   1.山上:顯聖容中看見基督與聖父之間的關係;山下:九位門徒與另外三位在山上之間的不同表達及經驗;這二者之間的反省是什麼?
   2.按照《瑪十七》,再次表達「基督-教會-世界」三者之間的關係。
   3.以藉由以上二個問題的分享,我個人對教會(神職人員)應懷有的態度是什麼?
[分享與反省]
1.教會處於冬天的時候嗎?由昔日的勝利主義到今日的謙卑(?),由謙卑到希望,由希望到坦誠的,由坦誠到面對現代時的慌不知所措,由不知所措到沮喪,由沮喪到被動,由被動到對舊日教會的思鄉...?我們信仰到了那裡了。
2.二種面對教會環境時的態度,幫助我們成為教會的基督徒:發現接近的教會及不要否定多元性。我們習慣生活在有座標及固定組織的教會,如今要鼓勵自己去發現鄰近生活的教會,這一點當然不能沒有多元性教會的思想。
3.民主式的教會?但是,如果我們沒克服神職人員是階級性的宗教人士的事實,或是作為團體服務、弟兄友愛和福音的服務的話,民主式的教會是不可能的。
4.方濟會士被召叫以賞識及自由生活在教會內:「賞識」:我們在歷史的過程中,需要信仰的團體,為使個人的成長過程中成為可能。作方濟的追隨者,不能在斷斷續續的信仰過程獲得真正的信仰,也不能在不知及不明白的處境中生活,更不能在爭論疏遠團體而生活。「自由」:在最大的自由中生活出信仰,在具有彈性及容忍,不要阻止任何可能的門徑及可能性,天主聖神如風一樣,按己意而吹向四方。(若三8
5.方濟會士被召叫生活在脆弱結構的教會團體裡,「我們強壯者,該擔待不強壯者的軟弱,不可只求自己的喜悅。」(羅十五1今天的軟弱是:對未來有困難的修會生活、極少與結構性教會接觸及相遇的青年部份、教會內婦女的地位、不受政府國家保護的社會團體、那些幾乎被人遺忘而漸漸世俗化的修會人士或司鐸。
6.今天的年輕人較不重視結構性的教會,讓他們的信仰與教會之間有脫節的感覺,如何讓他們參與堂區的生活,如何讓較年長一群開放自己接納年輕的一群。
7.為此,方濟會士以福音生活的直觀,生活在組織性的教會內,在教會內學習走向邊緣人們中間;不要固執於教會唯一的遺產及傳統中間,而是以福音的精神,向現代人的渴望開放自己...方濟不會將當時代教會的希望的翅膀折斷。
[方濟的話]
   凡信任那按照羅馬教會規範,並正直生活的神職人員的僕人是有福的。凡輕視他們的人是有禍的;既使他們是罪人,誰也不應判斷他們,因為天主將裁判他們的權柄保留給自己。既然他們的崇高在執行有關主耶穌基督體血的職務,因此,那些觸犯他們的人們所犯的罪,比觸犯所有其他人的罪更大。(忠告廿六)
[吟詠]
1.被揀選
 天主家中 沒有競爭 沒有比較 只有獨特和寶貴
 只有共享被揀選之福 每個人為此而喜樂
2.活出祝福
 耶穌來到這個世界 與我們共同分享天主父的愛
 在福音生活的團體及友愛裡 我們生活出祝福
3.為合一作證
 我們分享同一基督的愛 為給世人合一的見證
 天主願意所民族國家成為祂的一家人 個人團體都獲得更新
[祈禱]
   主,天主,我們相信你,也相信你的教會;對你的信心,也會對你的教會表示信任,求賜我們意識到是你賜給了我們教會,成為你與我們同在的場所。我們這樣祈求,是因你聖子耶穌的名。阿們。

2010年6月1日 星期二

六:跟隨腳步


六:跟隨腳步

[題要]

   一段對話──
   依諾森三世:你以前是富有的,如今你卻成為窮人...你們又將如何在這個因罪惡而瀕於崩潰的世界中得到支撐呢?
   方濟:靠著憐憫及慈悲的生活足跡。
   胡高林樞機:耶穌基督的足跡?
   依諾森三世:耶穌基督的足跡被佈滿了灰塵...混合著其他的謊言。
   的確,渴望跟隨耶穌的足跡是方濟在生活中所堅持的,他也將這種渴望及生活態度傳遞給了佳蘭。為方濟而言,跟隨耶穌的足跡(會一,1),是為了要成為小弟兄(會一,廿二2),耶穌個人也同樣鼓舞人要如此行事(信友二13),當然這一點並不容易,因為它需要有一種「內心受到潔淨,內心受到光明,並且常為聖神的火所灼熱」(大會51)。跟隨耶穌的足跡,也是與弟兄們共同生活的判斷準則(良3),跟隨耶穌基督的貧窮與謙遜(伯前二21)。

[方濟與佳蘭]

   在《會一,一》的四段福音的話,便是指出方濟如何跟隨了耶穌的足跡:變賣一切施捨給窮人(路十八22),這是有關金錢的問題(貧窮);棄絕自己(瑪十六24),這是十架生活為主題者(服從);人際關係(路十四26),這是對自家人的「恨」的問題(貞潔);最後便是耶穌有關獲致百倍賞報的問題。為此整合了經濟/社會/個人/理想等四大問題。
   我們在《會一》可以解析弟兄團體如何「跟隨」了耶穌基督的足跡;並且也不能認為:「跟隨」與天主的聖言之間有著密切關係,同時也包括了三個特性:1.個人的決定(良3);2.耶穌是這決定的唯一動機(大會50-513.接納弟兄(有時也是自己的『仇人』)(會一,廿二1-2
   佳蘭給艾孟杜魯斯的信更為清楚:要堅忍中跟隨之(參閱:佳五):參閱:路九23;宗十四22;(佳五9-10):「舉目向邀請我們的上天,且背負起十字架並跟隨走在我們之前的基督,因為藉著祂,我們在許多不同各種的考驗之後,將進入到祂的光榮中。」這句話的意思便是要注意到信仰及生活二者間的關係,也是佳蘭對艾孟杜魯表達的:跟隨基要求的是堅忍、擇善固執及渴望。
   方濟與佳蘭同時都知道貧窮是福音生活的積極道路,也是跟隨基督的特殊方法。在佳蘭的會規第六章就有三處到這一點:方濟給佳蘭的生活方式(3-4),方濟給佳蘭的最後遺囑(7-9),貧窮特權(10-15)。
   跟隨與十字架生活有關。《忠告五》:就極具「跟隨」的靈修意義:人的尊貴及人類的現狀/現世生活的脆弱/真正的生活為十字架道路:跟隨及補贖的生活。

   1.貧窮與十字架道路之間的關係為何?
   2.如何解釋方濟在福音中找到了貧窮──耶穌的主要生活方式?
   3.「跟隨」耶穌與按福音而生活二者間的關係。

[福音]

   誰若願意跟隨我,該棄絕自己,背著自己的十字架來跟隨我,因為若願意救自己的性命,必要喪失性命...(瑪十六13-26
   誰若想做第一個,他就得做眾人中最末的一個,並要做眾人的僕役。(谷九33-37
   你們中間,誰若願意在你們中間成為大的,就當作你們的僕役...(谷十35-47

   1.分析這三段福音中耶穌對基督徒生活的說明。
   2.你會如何體會「棄絕」、「成為僕役」在生活裡的意義。
   3.喪失及救得「性命」的意義是什麼?

[分享與反省]

1.福音生活中沒有了跟隨的生活便不會結出果實來,尤其為今天的社會更需要有跟耶穌的精神與行動,相信:跟隨、具體的十字架生活行動及信仰的價值,將是未來基督徒的最主要的認同及身分。
2.跟隨不應被視為基督徒生活周邊事務,而應成為基督徒核心及基本價值;因為這是來自耶穌本身的事實;福音的中心思想就是:隨天主父的旨意、隨天主父為人類完全奉獻的意願,這是福音也是耶穌生活最基本觀念。
3.基督信仰奧秘生活經驗是:耶穌眼神中的默西亞奧秘、祂的祈禱生活、信友團體的意義、生活出及在生活中慶祝回憶中的生活的耶穌的行動...
4.跟隨所要求的是「忠誠」,這是不會再回頭看或往後看的經驗;否則便不是積極地跟隨;為此,跟隨的靈修便是「要求以整個生命交付自己。」
5.方濟會的生活不只是詩情意的靈修,它是一個絕對跟隨的精神;許多人被方濟及佳蘭所吸引,因為他們二人都是願意將自己完全交付給天主的人。我們參考《忠告六》,不是在於歌頌他人,而是自由進入到及,積極參與「跟隨」的生活。
6.方濟會生活中的跟隨是在具體的實踐上得到光照和效力;以最為簡樸的方式,將所懂的福音,在具體的及瑣碎的環境裡實踐出來;以開放的眼光來面對事實,並作為實踐基督信仰人性化的道路,創造未來,向不同視野展現自己。為此,方濟會的跟隨生活需要有堅忍的力量及意志:在那些沒有組織情況下的邊緣人們中間、在沒有任何公家支援的人們中間、被因著不被使用而被遺棄的現代生活的環境中...最為艱難的地方便是耶穌臨在的同一地方。
7.若是沒有跟隨的喜樂心情,不會讓方濟會生活發現這些「艱苦」的地方;的確,因為它們是存在的:當看見希望正失去時,仍能讓軟弱者重新開始的喜樂;能與耶穌的道路相吻合的喜樂;在許多相反或逆境中,人的價值仍不會受到威脅時的喜樂;在愚昧深處,仍有人性微光在顯示(同時也是天主在光照中)時的喜樂;在耶穌的道路上,有許多新的事物出現的喜樂...這些喜樂都具有人們的名字及面貌,也是真正的喜樂。

[方濟的話]

   我們既然拋開了世俗,我們除了追隨主旨並只中悅於祂之外,就不應追其他的。(會一,廿二9
   我們要專心致志於跟隨吾主耶穌基督的謙遜和貧窮。(會一,1

[吟詠]

1.甘飴的十字架

 喔!甘飴的十字架 玫瑰雖有荊棘
 你將苦澀的變成甘美的 治癒了自己
 更帶給人撫慰 天主的喜樂和平安

2.跟隨耶穌

 不要白白獨自孤行 耶穌的道路最紮實
 把心敞開 拋棄憂慮 一心一意跟隨祂 一路去追尋

3.忽然之間

 忽然之間才瞭解 你才是真實的道路
 十字架道路 教我勇敢面對現實生活
 不再躲藏 讓平淡生活更自由自在

[祈禱]

   主耶穌,你是我生命的愛情,請你陪伴我們走在你十字道路上,教導我們明白你愛情的奧秘,讓我們能夠平穩地接受生活種種考驗及挑戰,戰勝自己及服務他人而獲得你十字生活的幸福。這樣向你祈禱,因你是天主永生永王。阿們。

2010年5月1日 星期六

五:激動人心的話


五:激動人心的話

[題要]

   我們要談到的是,聖言或是天主的話的學習及經歷,不是來自書本,而是來自經驗之途。若是想要瞭解及認識方濟與佳蘭的生活,天主聖言是絕對的依靠,激動人心的話本身也是基督徒生活計畫的動力。
   方濟與佳蘭都不是聖經學家,但他的作品中的許多聖經摘句都是出於有學問弟兄之手。但是,他們都將基督徒的生活建立在天主聖言的基礎上。

[方濟與佳蘭]

   他們都具體地將聖言加入在自己的生活選擇裡;例如《會一,廿二9-18》所描述的便是以「撒種的比喻」(谷四1-9;瑪十1-9;路八4-8)為依之下,以聆聽天主聖言為生活的準則:「任憑死人去埋葬他們的死人!」(瑪八22它的意思是說要我們調整方向面向天主;或者說:由具體生活中選擇福音生活,方濟常以福音中天主聖言為生活的起點(三友25)、向依諾森三世呈上生活及原始會規(文大三8)、他將福音生活綜合在十字架(薛二105;211)。福音神恩就是天主聖言,有必要一再閱讀,它是耶穌帶來的訊息。
   我們不必為這固執著聖經的信仰態度感到驚奇,它是方濟所喜愛的。他將聖言視作「芬芳的聖言」(信友二2,87),福音是耶穌基督的芬芳、足跡,讓我們激起愛及堅持的聖言。方濟的生活靠天主的話所策劃出來的。
   為方濟而言,天主的話乃激動人心的話,為生命而被閱讀的;為此,方濟閱讀福音的話的方法是《忠告七》:不應視之為死的文字,更不是為自己及為他人的利益之故,而是為將一切都歸還給天主。為此,正確瞭解聖言的方法是,聖言不離自己的心,聖言不是別的,它正是將自己完全給了人類歷史的天主父的心;詮釋聖言要建立在聖言的、天主父及跟隨者的心靈;這樣聖言才會給予人類生活。聖言是天主要向我們說什麼,而不是我該說什麼,是來自天主父及耶穌聖言的活力。
   方濟與佳蘭特喜愛及拿來作為檢驗生活的福音或天主的話:《瑪七12》:「凡你們願意人你們做的,你們也要照樣給人做。」(會一,4);《瑪五3-11》:受迫害及愛仇的真福(會二,9-12)及《路九3-5;1-9》(會一,十四1-6會二,10-14);《路十八19》:天主的美善(會一,十七18;《路廿二26》:微末(會一,12);《路一26-38》(大會4)。尤其是方濟對《若望福音》的喜愛。佳蘭對《雅歌》的喜愛(佳四28-34)。薛拉諾說方濟是一位「經常研讀聖經者」(薛二104)。

    1.信仰生活告訴我們「聖體」及「聖言」的二大生命泉源,由「聖言」角度作反省。
    2.有那些是自己最為喜愛的聖言,並且常以它們作為生活準則的天主的話?
   3.重新閱讀方濟初期生活中,以聖言為發現天主啟示生活的段落。

[福音]

   撒種的比喻:以善良和誠實的心傾聽的人,他們把這話保存起來,以堅忍結出果實來。(瑪八4-15
   可是那聽天主的話而遵行的人,更是有福的。(路十一27-28

   1.你認為什麼是「聖言」或是「天主的話」?
   2.聖言與你的具體生活有什麼重要意義和關係?
   3.如何將自己生活與聖言關係,放在以上二段福音中作出反省?

[方濟的話]

   主的兒子及我的弟兄們,請諦聽!請側耳傾聽我的話,請傾聽你們心靈的耳,聽從天主子的聲音。要全心遵守祂的誡命;以完美的心靈實現遵行祂的勸諭。
   你們要讚頌祂,因為只有祂是美善的,你們要以行為稱揚祂,因為祂是為這個理由,而派遣你們到普世來,為了藉著你們的言行,替祂的聲音作證,並讓所有的人們知道只有祂是全能的。(大會5-10

[分享和反省]

1.藉著聖經的研究及擴展,我們今天很容易地便可以接近聖經及天主聖言,但若不能生活出天主的話,聖經可以說,對我們是毫無意義的。有些對聖經「學問」方面並不是很精通,但他們卻能將自己交付在信仰及信德之中。重要的是「認識」及「生活」出天主聖言或是聖經。
2.要培養經常性的讀聖經的確是不容易,更不用說,要如何將聖經天主的話放在目前所處的生活環境裡,提高對天主聖言的重視及吸引力。但不要掉入趕時髦的作為,天主的話應在基督徒的團體裡具有活力及主動力量。
3.如何以「心」來閱讀天主聖言?顯而易見地,不是以膽怯或是感傷的心來讀經;以與聖言共鳴的心、在聖言中有著無限的可能性、以自己的生活去領悟、相信聖言可以培養信友團體方面的信仰生活、以開放的眼神及態度及渴望的精神及以「才智」來閱讀及面對之。
4.對天主聖言或聖經的閱讀,不是以它為宗教信仰的「書本」而已,而更是要出於個人性的動機:聖言的光照信仰生活、聖言是真正的愛的表達,需要人類作出回答。
5.聖言是信仰的保證;在閱讀天主聖言時,人是在與聖言對話,而不只是面對一種僵硬的歷史學問。它是生活的楷模,而不是死板的信理,為此,一種開放性的詮釋是要的。以信仰及生活的環境來詮釋!
6.以活的及生活的心閱讀天主聖言,不只是具有好意向及渴望,並且要付出力量去實踐之;以生活來回答。
7.以革新的方式閱讀天主聖言:以聖言作為生活的支柱、面對具體及生活性的環境來閱讀、以決心及開放的方向來實踐天主的聖言、天主聖言在個人及團體中的力量。

[吟詠]

1.渴望天主的話

 渴望你的生活 你生命的話 甚過於食物或飲水
 我的身體 我的感官與心靈 都盼望著你言語的滋味

2.天主的話天主的存在

 感覺到你的話 主耶穌 你的存在就在我心裡
 雖然你是永恆的天主 你的話卻將你自己留在我心中

3.聖言是我的住所

 沉靜地期待你的話 享受你聖殿中的寧靜
 思念一旦流入你聖言的美好 我不再流離失所

[祈禱]

   主耶穌,你是天主父的全能,因藉著你,天主萬物被造成,但你也是謙卑及溫和的,因為你是天主聖言降生成人,與人類為伍,分享人類的脆弱;你的全能及謙卑,成為我們分享及交往的恩寵,賜我們常以你的話為我們的依靠。我們這樣向你祈禱,因你是天主,永生永王。阿們。

2010年4月1日 星期四

四:完全的人



[題要]

   我們不知道中世紀的人如何看待耶穌的整個事實。若以封建制度的背來看時,主耶穌會是嚴苛及統治的君王;但在平信友的福音或宗教運動後(許多與教不和),重新指出歷史中的耶穌的面貌,按他們認為的,這才是宗徒式生活中的耶穌。佳蘭與方濟重新發現了耶穌人性的面貌,也在這種耶穌的面上,他們開始及建立了自己的基督徒生活。

[方濟和佳蘭]

   方濟與佳蘭同樣是以耶穌人性面為生活的基礎,其中最為主要的支柱是「誕生」及「十字架」。「誕生」指向貧窮的奧蹟;「十字架」指向最終及絕對貧窮及完全交付了自己的奧蹟。為方濟而言,慶祝天主子降生成人奧蹟上,肯定了自始耶穌便取了貧窮的生活方式及道路(信友二4-6),也是小弟兄們同樣取的生活道路(會一,8-9);十字架結合貧窮生活,因為誕生及死亡是同一事實的限度(會一,廿3;苦難十五2,4)之故,這便是耶穌人性方面的奧蹟;誕生或聖誕的喜樂便源於此,它是獨特的喜樂,貧窮的喜樂,並且要有慶祝的表現。(參閱:會一,11-13;會二,6;佳規三8-11;薛二200
   方濟認為十字架是他的生活選擇最為根本的地方:基督的痛苦解釋所有人類痛苦的意義(三友13);之後,在他生命的末刻,他仍找尋基督受苦及被釘苦架上的意義和價值。為此,方濟確信:救援的來到,只有在一個人將自己主動及完全地交付出來給分享人類命運的愛的天主──這便是耶穌基督。當人瞭解了接受他的生命的十字架上的愛時,這種愛的力量就有能力重新指引自己的生活方向。
   方濟對耶穌人性方面的輪廓的認知是:謙遜及貧窮,並且還是屬於歷史的幅度(會一,1,4-6,8);是那些被傷害及背叛者的朋友(會一,廿二2);是那些分享祂的命運(信友二50,53,56)及內心受苦(忠告六1)的朋友;祂曾被視為外人及流浪者(苦難五8)。在方濟的作品裡,看出方濟如何生活出人性幅度裡的耶穌。
   在《苦難日課》看出更多:因著天主父對人類無限的愛而交付自己(一);為了救援而生活在孤獨中的經驗(二);在極深的痛苦中仍交在天主父的手,不失去對天主父愛的信任(三);在被詛咒的痛苦日子裡,仍顯示出祂的脆弱(四)但祂仍相信未來光榮的日子(六)。的確,方濟接觸及經驗到納匝肋人耶穌的生活。。
   方濟與佳蘭二人都以溫柔的語言呈現出這種強而有力的經驗。方濟呼耶穌為微蟲(苦難四7;信友二46;薛二165),花朵(薛一81),羔羊(薛二111),火(薛二165),石頭(薛二165)。佳蘭則說是「為最貧窮的襁褓所裹著」(佳規二25)...耶穌為歷史所限制!
   《會一,廿三9》,五個形容詞來說明耶穌:1)圓滿/完全/整個/真實/無上的美善;2)聖善/慈悲/可愛/甘飴/溫良;3)至聖/至義/真誠/正直;4)良善/無罪/純潔;5)寬恕/聖寵/光榮。為此,說到了耶穌人性深處(2,4);耶穌的救援方式(1,3),而最後以「一切寬恕、聖寵與光榮」(5)作為結束。

   1.你如何詮釋方濟追隨耶穌基督的貧窮與謙遜的生活道路?
   2.方濟在耶穌人性生活層次所導引出來的靈修對我有何啟示?
   3.閱讀《苦難日課》並述說耶穌以什麼樣的生活經驗完成及實踐救援工程?

[福音]

   耶穌說:「我是道路、真理及生命,除非經過我,誰也不能到父那裏去。你們若認識我,也必然認識我父;現在你們已認識祂,並且已經看見祂...誰看見了我,就是看見了父...」(若十四1-11

   1.以自己具體的生活經驗,詮釋及分享「耶穌是道路、真理及生命」的話。
    2.「看見我就是看見了父」:在耶穌身上看見生活在我內的天主:描述耶穌誕生、具體生活、考驗、與人往來相處及十字架上的各種情況,如看見天主生活在我們中間。
   3.第二題的分享內容與我們具體靈修生活內容有何關係。

[方濟的話]

   弟兄們,讓我們注視那為拯救祂的羊群,而忍受十字苦難的善牧。主的羊群在困苦及迫害中,在恥辱及饑餓中,在病弱及考驗中,及在任何事上追隨祂;他們著這些事情,已由主的手中接受了永生,而我們,天主的僕人,反而在聖人們確實做了這些事情後,妄想藉著他們的行為沽名釣譽,這為我們是極大的羞辱!(忠告六)

[分享和反省]

1.我們對超越性有錯誤的觀念,認為超越性必然是在這個世界之外的種種;我們由《斐二6-11找到新的觀點,來看超越性的意義:基督為了我們的救援,並沒有把持著與天主同等的地位,反而成為歷史的部份;基督的這種作法及行動,再次讓我們對超越作重新的定位。
2.有人以社會科學的觀點應用在新約裡來看耶穌:有些人稱耶穌為最好的一位,而事實上與社會遭遺棄的人們無關;有人認為祂是生活中沒有受到尊敬者;如同一般人擁有職業的手藝者;一位懂得下層人們生活的流浪者...這些可能都是耶穌讓人對祂具有吸引力的原因。
3.以信仰的輪廓來看:以目前的基督論來看,都以救援的意義來描述耶穌;首先是以耶穌視為解放者:耶穌為視為解放者,有能力使受到各種奴隸所折磨的窮人獲得解放...
4.也有人認為這種想法太過於簡化,以為這種「虔誠」及「自由派」的想法,使一般認為「天主與真正人類」的定義變貧乏了,便主張耶穌自始至終都是屬於歷史的,並剝削了自己超越性的一面;耶穌是圓滿的人,祂提升了人性至圓滿的地步。
5.若是超越性是指向生命內在的幅度,那麼方濟會士便是被召叫去超越人性正受到損害及逐漸使人失去尊嚴的環境。我們如何在我們的生活中找到及走上天主父的足跡便是重要的了,而這道路正是納匝肋人耶穌所走過的道路。
6.方濟會的生活是喜樂的精神,喜樂也許是一般人及陳腐的說法,但方濟會生活的喜樂的內容是由耶穌人性方面所提供及激起的,並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簡易事物上都有耶穌的臨在;藉著耶穌而產生的喜樂,是一種讓我們不必去理會那些在信仰道路上所挑起的自相矛盾及對立事情的時機。(美完的喜樂?)


[吟詠]

1.空虛自己的耶穌

 在挖空生命時候 耶穌 你卻充滿著生命
 當你被舉起來時 你的復活 成為人類心滿意足的活泉

2.耶穌的名

 你的名厄馬奴爾 耶穌 你與我們同在直到今世終結
 祝福我們 也祝福跟隨你的人們 踏上你福音生活旅程

3.貧乏的耶穌

 耶穌 你選擇了無能而非權勢 選擇了脆弱而非防禦
 你取了奴僕形像 成為人的樣子 教導我們生活出虛心精神

[祈禱]

   耶穌,你是蒙天主父所祝福的,因為你生活中流露著天父子應有的虛心、哀慟、饑渴慕義、憐憫、清心、締造和平的渴望,以及受迫害的跡象。求你引領我們生活出真實天主子女的生活,如同你一樣,將天主父家的生活告訴尚未認識天主父的人們。我這樣求你,因你是天主永生永王。阿們。

2010年3月1日 星期一

三:另一位父親





[題要]


   方濟在主教及亞西西人面前脫掉了所有衣服而赤裸的一幕感動所有的人,尤其是方濟在當時宣稱今後屬於「另一位父親」了。在這時刻裡,方濟心中一定相當複雜,內心深處所作的決定也會讓他感到極為痛苦。方濟的決定讓自己的父親也覺得難受,父親在這方面的痛苦及難過,也必然陪伴著在方濟的生活裡(參閱:三友23)。當方濟決定要找尋「另一位父親」時,也就是開始了另一段的福音生活旅程。
   方濟的言論作品裡充滿著「父」這個字或稱呼,並闡述了天主的父性。如果不清楚方濟在天主父方面的生活感受,很難瞭解他的信仰或福音生活道路。方濟以具體父子的關係性生活在天主父的愛中,常向著這「另一位父親」開放自己。佳蘭也是如此,雖然沒有如同方濟一樣與父斷絕關係的經驗,她一定在默觀耶穌基督的生活中體會到天主父。為此,方濟與佳蘭同樣也都生活在「另一位父親」的經驗及體驗裡。


[方濟與佳蘭]


   方濟摘取了《若十七1-5》的話:「所以,我們對祂的言語、生命、教義和聖福音要保持忠誠;祂屑於為我們祈求祂的父,並將祂父的名啟示給我們;祂說:『父啊!光榮你的名罷!』『求你光榮你的名,好叫子也光榮你。』『父啊!我將你的名,已經顯示給那些你由世界中所賜給我的人。你所傳授給我的話,我都傳給了他們,他們也接受了,也確實知道我是出於你,並且相信是你派遣了我。我為他們祈求,不為世界祈求。只為了你賜給我的人祈求,因為他們原屬於你的。我的一切都是你的,你的一切都是我的。聖父啊!求你因你的名,保全那些你所賜給我的人,使他們合而為一,正如我們一樣。』」(會一,廿二41-45
   方濟會生活中的天主是一位「參與人類生活的天主」。按若望的看法,天主的「光榮」是藉著耶穌的死亡而得以證實的:天主父藉著歷史救援的工程證實這一點;聖子是默西亞,是救援的恢復者(羅三25);被祝福的人就是獲得此救援者。就是這三種因素行動而使天主父受到「光榮」。為方濟而言,天主父是完全介入人類救援歷史的天主,讓那些渴望祂的人們獲得圓滿的生命。
   1)方濟的《苦難日課》,基督在苦難時,信賴天主父,為得救援而將自己完全託付給天主父。
   2)《信友二50-56》,方濟以弟兄、淨配及母親三種講法來體驗天主父:以忠信而與耶穌結合,人成為「淨配」;行天主父旨意者成為「弟兄」;以善言善行而獲得的工程和結果,人成為基督的「母親」。佳蘭也有同樣的說法。(佳一12,24;佳三1
   3)在基督徒生活過程中的經驗:父是所有美善的分施者(天主2;佳遺2;佳三15)。「貧窮中的富有」。
   4)方濟會生活強調:「誰愛我,必遵守我的話,我父也必愛他,我們要到祂那裏去,並要在祂那裏作我們的住所。」(若十四23;會一,廿二27;信友二48;佳三23這是若望精神所在,耶穌與父以人類歷史為「寓所」,信仰及具體生活歷史相合為一,經驗天主的方法及途徑便是經驗歷史;為方濟與佳蘭來說,我們經驗到居住在人類心中的天主父(大會50-52)。


   1.有關方濟「地上的父親」與「天上的父親」之間的信仰關係。
   2.方濟如在貧窮中看見及體會到天主父的美善及豐盛?
   3.方濟以心靈天主聖三的寓所的信仰經驗及反省。


[福音]


   蕩子反躬自問:「我父親有多少傭工,都口糧豐盛...」(物質美善?)
   你們快拿上等袍子..戒指...(精神、寬恕...等美好?)
   憐憫、親吻、撲到脖子上....(路十五11-32


   1.從這段「蕩子比喻」看出天主父的富裕及人類的貧窮。
   2.從這段福音父親及兒子之間的生活,描述我的心靈為天主父寓所的經驗。
    3.舉出耶穌與天主父之間的經驗,之後,以耶穌的這些經驗,看到我自己與天主父的經驗是什麼?
[方濟的話]


   我們的至聖父...你在天上:在諸天使及諸聖人中,燭照他們,使他們認識你;因為,主,你是光;你灼熱他們,使他們愛你,因為,主,你是愛;並且你住在他們內,充滿他們,使他們得享真福,因為,主,你是無上的美善,永遠的美善,一切的美善皆出源於你,沒有你就一無美善可言。(天主1-2


[分享與反省]


1.在歷史過程中,生活及證實天主實體的努力,才是靈修生活的真正「場所」。個人性對天主的經驗是存在的事實,然而,更為圓滿的天主事實只有在歷史事實中才會有真正的臨在。機械式的信仰生活,是無法讓天主性的一切在歷史中被接受的。以天主為「另一位父親」的態度生活,作為人生活的出路及活動範圍時──就是聆聽祂及將祂生活出來──天主父的信仰在歷史中與歷史的結果結合一起。
2.天主不能被視為「補缺口者」,也不能被視為「假的安慰者」,因為天主真地是一位美善者,我們要聆聽這位為「父親」的天主。因著文化或是宗教因素及理由,天主常被視作是嚴守法律的、專制的、嚴苛的、苛求的、報復的等等;如今我們應宣稱一位本質上是唯一美善的天主,人類類比性的美善也無比。
3.以相對的象徵關係來講,我們也可以將天主呈現為父親/母親的雙層說法;因為,超越的豐富性需要以父親/母親來充分說明天主的富裕。其實,我們談過「淨配/弟兄/母親」的說法,為此,以開放及彈性對愛的方式來看時,「另一位父親」與「另一位母親」可以說明天主與人類之間的關係。基督徒在天主為父親的觀念是成熟的信仰結果,方濟在《天主經釋義》的祈禱經驗,不只是他個人簡潔及不加任何修飾的表現,並且也看出他個人讓信仰及生活二者的整合達到完全的程度。(耶穌個人對天主父的圓滿經驗後才將「天主經」教給我們。這個榜樣告訴我們,「天主經」應作為我們成熟基督信仰生活的試金石。
4.方濟會士的生活要瞭解及意識到,天主常伴同在我們的生活道路上;既使在這冷淡的信仰環境裡,天主仍不會放棄我們的道路;在這受苦難的、享受的、哭泣的道路上,天主仍重視我們的存在;天主陪伴我們的生活,是以極為深情的、誠摯的及多情的方式與我們同在,先知說:「你的地域要稱為『己婚的。』」(依六二4這為人類是最大的安慰了。方濟會士要以身則,成為親近人的表樣,具有與人類休戚相關的心懷,對軟弱者的感受懷有尊敬之心,自平等及人性的關懷,來瞭解他們所需要的依靠;人性化的安慰,將是將是父親/母親的天主的語言呈現出來。
5.方濟會士應為這留下傷痕的社會,傳遞天主的安慰;為此在生活中,要能夠促成團結、耐心聆聽有病的及歪曲的獨白、瞭解人們的眼淚...使人們的痛苦獲得減輕及緩和。


[吟詠]


1.天父是生活的空間


 你們不要害怕 在我父家中有許多住處
 天父愛的空間 接納所有失望、委屈 你不會受到拒絕


2.走向天父


 耶穌在路上與我們同行 給我們說天主父的故事
 祂的話是我們的道路 是我走上天主父家的指引


3.成為父親與母親


 你應當是成全的 因為你們的天父是成全的
 你們要慈悲 像天父一樣 接納所有迷失的弟兄姊妹


[祈禱]


   天主聖父,走向你是一生之久的旅程。生命中總有放蕩流失,甚至不知不覺中陷入情慾和憤怒;你是唯一真實的父親,在你聖子耶穌基督的生活中看見你真正慈愛和溫良的面貌,無論路途多遙遠,求你因基督的緣故,繼續賜我生活的力量,常不離走向你父家的路。我們這樣祈求是因你的聖子耶穌之名。阿們。

2010年2月1日 星期一

二:耶穌聖像的眼神





[題要]


   我們都知道方濟是如何珍惜所稱的「聖達勉堂苦像」,以拜占庭式畫像方式所呈現出來的被釘苦架上的耶穌基督。這圖像的基督證實了他所選擇的階級──擁抱癩病人。這苦架上的基督的面貌是平靜和光明的,使人注意到的是基督聖身所顯示的光輝。面貌是溫和的及真誠的,眼目極大且開放的;令人感受到祂的眼光常隨著注視人的行動。藉著這將自己交付出去的軀體,生活及開放的眼目,自祂的眼神看見了世界及天主父。
   方濟以聖達勉堂基督的眼神來注視著天主;換句話說,方濟對天主的觀念,他信仰生活所領悟及所參與的經驗,常都是藉著耶穌基督的眼神及凝視。藉蘭也是如此,她在默觀中凝視耶穌基督,致使「凝視基督」(佳四15成為她祈禱的核心;以耶穌的凝視來凝視天主,就是正確地瞭解耶穌的天主的方法及途徑。在這方面,方濟及佳蘭是我們的導師。


[方濟與佳蘭]


   我們以第一篇《忠告》開始。(忠告一1-4耶穌是旅程冒險的唯一生活,為此,方濟提到「依人性」及「依聖神及神性」來看(忠告一8),分別出是否看出天主內在的生活。佳蘭也這樣說:「天主子已經為我們為道路。」(佳遺5)祂是喜樂、被渴望及要被接近的道路;在這途徑上,自開始,天主父便主動地與他們相遇並且陪伴著他們。
   一般說來,如同方濟及佳蘭般的人們,1)天主的觀念常具有信仰幅度的,即指「崇高」的意味:為此,「由於我們都是可憐和有罪的人,是不配呼求你的聖名...」(會一,廿三5)需要耶穌為我們的轉求,以祂與天主親密的關係為我們祈求,也可讓我們與天主之間有更為熟悉的交談。
   2)方濟也體驗到耶穌是仲介:「除了...基督外...」(會一,廿三9),是「鄰近」我們的天主;渴望天主並不只是宗教信仰的結構而已,更深的,它是個人實質存在的組成因素;為此渴望天主需要「我們的精力和情感,靈魂和肉體」(天主5),即徹底整個人來行動,更深的渴望走向天主。佳蘭所提到的:「全部心靈和靈魂」(佳一6)「熱火的渴望」(佳一13)「全部心靈渴望的」(佳一32)當鄰近與愛結合一起時,就是耶穌的天主的肖像在生活的動力中開始被改造了,同時也走上跟隨的道路。
   3)藉著方濟及佳蘭而在耶穌眼神中所啟示的天主,是令人驚訝而使人「朝拜」的天主,我們在方濟給良弟兄寫的《天主讚頌歌》一目瞭然。方濟用「你是...」來呈現出來;其實也可以閱讀「會一,廿三11」。
   4)耶穌眼神出現的天主是「奧秘」的天主。「你們要敬畏和尊重天,讚美和頌揚,感謝和朝拜全能的主天主,三位一體的父、子和聖神,萬物的創造者。」(會一,廿一2)「你是三位一體者,眾神的上主天主,你是美善,所有美善,無上美善,永生及真實的上主天主。」(天主3佳蘭為此瞭解自己是一位「喜樂」的追隨者(佳三5)並使她懷有「出奇的喜樂」(佳三9)最後還要成為天主的寓所:「那恆信的靈魂是祂的寓所。」(佳三22)因而,「奧秘的深邃看法」與「親密和內心的喜樂」二是結一起的。


   1.如果有聖達勉堂基督聖像,請默想之。
   2.我個人面對耶穌基督苦架或聖像時的祈禱經驗是什麼?
   3.參閱「薛一10-11」,方濟在聖達勉堂內祈禱資料及分享之。


[福音]


   「你們要看見天開,天主的天使在人子身上,上去下來。」(若一45-51
   「我是道路、真理及生命...誰看見了我,就是看見了父。」(若十四1-11


    1.耶穌是一個「明鏡」,在這「明鏡」中,你如何看到了自已,基督與你之間的關係性是什麼?
    2.看見了耶穌就是看見了父,以自己在基督內的信仰經驗,你會如何描寫天主父與你之間的關係?
    3.分享自己在「耶穌是道路、真理及生命」這句話的具體信仰經驗。
[方濟的話]


   全能、永生、至義及仁慈的天主,恩賜我們這些可憐的人們,為了你愛情的力量,按照我們所知道的,實行你所願望的事,並且常願望你所喜愛的事;俾能內心受到潔淨,內心受到光明,並為聖神的火所灼熱,使我們能夠追隨你所喜悅的聖子,我們的主耶穌基督的足跡,在你唯一聖寵的助佑之下,享有你,至高者。你是三位一體,永生、永王、永享光榮於無窮世的全能天主!阿們。(大會50-52


[分享與反省]


1.我們信仰的天主是耶穌的天主,成為今天我們基督論的主要根源,也是基督徒熱忱的財富。由耶穌所啟示的天主,不是不能被瞭解及擁有的;生活在耶穌所啟示天主的信仰裡,乃承繼福音所啟示的,福音成為基督徒生活唯一道路。
2.對天主的經歷是:1)熟悉的:天主是我們歷史的部份,就如同是我們的鄰居一樣,完全溶合在我們的歷;史過程中。2)慮的:對於我們生命的終點、我們之成為我們自己的意義;而我們是軟弱及脆弱的,甚至是走向毀滅的。這二種特性下,我們需要找尋協助、革新及生活的方向需要重新被指示。
3.耶穌的天主是顯而易見的及意味深長的,如同未來一樣,是緩慢的,但一定會到來。通常將天主與慈愛的工作相連(瑪廿五31-46),間接地說明團結一致的價值,並且這種團結一致是在具體環境便可以達成的,這只是要說明天主採取的是日常生活及歷史的面貌。
4.面對世俗化人類所受到的損傷,我們不會放棄天主奧秘的事實:不否認天主的受苦,天主在沉默及含忍中來到我們中間;天主以自我挖空及自我貶抑的奧秘方式進入到我們的生活中。
5.若是我們無法瞭解以上所討論的結果,可能是因為我們沒有與基督論的真實經驗之故,因為這種瞭解要真實地與耶穌相遇;耶穌的天主的愛,要自耶穌最深內心深處才會被啟示出來。(可能幾句耶穌的臨終七言可以幫助瞭解)。
6.人類自主性要與天主的愛結合在一起;瞭解天主的愛如同某種的「入侵」,這種愛情,乃全出自天主對人類最高的尊敬,為此人類向天主愛所應表達的,不是複雜的倫理規章及外在的法律,而是人本身的實在性。


[吟詠]


1.耶穌的天主


 看見我就看見父 父是憐憫、溫良和慈善
 天主是父 是為愛我們而完全陶空自己的 謙卑的愛


2.耶穌的眼神


 在你眼裡淚水 我看見天父的擁抱和寬恕
 畢生的旅程裡 我終於找到可以享受愛與親密的懷抱


3.貧乏的天主


 主耶穌 你選擇了無能 選擇了脆弱
 你放棄了與天主同等的權勢自主 選擇了依賴 成為貧乏的天主


[祈禱]


   主耶穌,你願意成為落在地裡的麥子,為了我們而成為謙卑及貧窮的;在你的生活裡,看見全能的天主父如此地愛著我們,讓我們在日常生活裡便能體會到愛的關懷;祈求你,引領我們在貧窮及卑微中生活度日找到你,與你相遇。我們這樣祈禱,因你是貧窮人的天主。阿們。